第469章、辨別的方法(第2/3頁)

有多少人能拒絕?不一門心思往裏鉆就算有操守了!

但是這世上的事情,只要得到好處就得付出代價。這代價表面上或短時期內好像看不出什麽後果,有些人也就不去多想,其他人也未必能注意。

你拿了誰的好處,就得做出對方所希望的研究成果。你發表的論文、你的學術觀點、你的研究結論,都得符合對方的要求與利益。

人與人非親非故,國與國的利益訴求也不一致的情況下,哪個國家的情報部門、利益機構會主動送錢、送名譽來贊賞你的才華呢?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還有一種人是無意識的,他們並沒有主動去出賣操守,堅信自己保持了優秀的學術人格。

但是在他們諸多的研究中,總有一些方向會受到國際贊譽,獲得本國官方以外很多機構的大力支持與吹捧。

他們難免會有一種懷才不遇終得知音之感。

那麽在他們今後學術研究中,就會傾向於這個受支持、被贊譽的選題,取得一系列能得到支持與贊譽的“成果”。

最後的也是數量最多的,還有第三種人,與上述兩種情況都不一樣,他們並沒有拿到好處、尚沒有被收買。

要麽是看見了這種情況也想效仿、要麽是受到了上述兩種人影響,同樣屬於被塑造的對象,他們也會宣揚同樣的學術理念,要麽帶著目的性、要麽帶著使命感。

什麽是文化輸出與意識形態輸出?這就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文教、傳媒、法律,則是其三大經典領域。

王豐收就是搞情報工作出身的,如今仍然是幾裏國的情報頭子,他當然清楚情況,也明白這種事情有多敏感,所以才會開口多問一句。

聘請國外頂尖大學的高等教育專家,當本國政府部門的高級顧問,很大概率有兩種可能,第一是自己被滲透了,第二就是準備滲透進對方。

牛以平低下頭,有些尷尬道:“這種事情,近幾年可能會引起安全部門的注意吧,但這種情況前些年已經太多了,所以也不好禁止。

至於王大使的擔憂其實不必,給幾裏國這樣的國家政府當顧問,與給發達國家的組織機構當顧問情況不同,我們可以理解為文化傳播。”

上述的情況,春華大學當然有不少,以人文學科為主的平京大學則更嚴重。雖然從比例上來看,這一類專家學者的比例不算很高,可是總人數也不少,影響更不小。

牛以平對此是清楚的,所以也不好辯駁什麽。

華真行笑著解釋道:“其實我請牛老師當政府的教育顧問,是想讓牛老師負責幾裏國高校的籌建工作,並擔任第一所大學的第一位校長。

將來牛老師就是幾裏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現代高等教育的開創者!”

華真行請牛以平當幾裏國政府教育顧問,給以其很高規格的待遇,名利皆有,卻不是上述的目的,牛以平也不是上述哪幾種人。

那麽這兩種不同的情況該怎麽區分呢?方法很簡單,就看“金主”想讓牛以平幹什麽?

舉個例子,假如某米國機構贊譽牛以平,支持其學術研究,目的只是為了讓牛以平在東國宣揚其學術觀點、引導東國學生的思想觀念,那麽就是意識形態輸出。

因為他們不會讓牛以平來指導本國的學術研究與政策方針,不論給了他什麽評價,牛以平始終都是處於被評價者的地位,只是讓他在東國充當評價者的代言人。

其所有的學術研究與政策方針的應用場合,都是針對東國的。

這種意識形態輸出,有時很難簡單地說好與壞,假如雙方的共同利益占主流,那麽還能找到正面作用。

假如雙方利益關系轉入對抗階段,甚至發生根本沖突的時候,又能指望這種人發揮什麽正面作用呢?

至於華真行聘請牛以平,則是另一種情況。他是把牛以平請到幾裏國去,指導並參與幾裏國的高等教育工作,這就是典型的人才引進了。

其所有的能力與才華的應用場合,主要都是針對幾裏國本國的。

主動引進人才也必須要注意,首先要小心引進了不懷好意的反向滲透者,其次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堅持自主發展的思路。

華真行對牛以平“貼身考察”已久,當然信得過對方,而且他有自己的獨立發展思路,恰好可以用得上牛以平。

牛以平則被華真行的這番話震得不輕,連連擺手道:“言重了,言重了,我牛某人哪有這等本事!”說著話欠身欲起。

華真行卻搶先起身走過去,雙手按住他的肩膀道:“牛老師也不必妄自菲薄,事情都是做出來的,誰又敢說您就做不到呢?

我們那邊的情況您也都了解,想組團隊建設高等教育體系,上哪裏還能找到比您更合適、更值得信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