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

“吼!哈!”

威武的喝聲震裂蒼穹,從城外的曠野中傳來。

在卓君彥的大練兵下,整個君威旗下六千士兵,都進入了全面強化訓練狀態。

五千新軍練紀律,練軍陣,一千特戰隊還要練武,練槍。

自有皇朝以來,還從未有過軍卒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城外校場每日都是士兵的山呼海嘯,訓練強度的加大讓不少士兵都叫苦不叠。

好在君威軍後勤管夠,從不克扣,大家到也累的滿足。

那一片片的刀槍劍戟,那一陣陣的槍火連天,預示著一支強大軍隊正在逐漸成形。

整齊的步伐,嚴明的口號,便讓許多路過的城中百姓都嘖嘖稱奇,即便是從未見過軍陣的人,都能感受到這是一支強大的部隊。

有趣的是,它不屬於任何皇朝,而只屬於商行。

靳無心作為總教頭,負責全軍操練。

站在高台上,看著無人機傳回的畫面,時不時拿起步話機發出指令:“左軍前移,右軍後撤!”

便見遠方軍陣已開始變化陣型,整齊有序的移動著。

靳無心贊嘆的拍拍步話機:“這玩意兒真不錯。”

對講機這東西看起來只是短程通訊,但卻可以解決一個戰場上的重要問題,就是兵力調度。

冷兵器戰場上的軍事調度素來都是個大麻煩。

戰鬥一旦打開,部隊調度就會變得極難。因為視野有限,命令傳輸方式有限,許多時候戰場上的士兵根本就摸不清狀況。

著名的淝水之戰就是如此,後方的士兵看不到前方的情況,前面的將軍喊一聲我們失敗了,於是後面的士兵就軍心慌亂,一起開始跑。後面的人跑了,又帶動前面的人,最終形成大潰敗。

正因此兵家有一句老話:冷兵器時代,將軍們的有效指揮半徑只有五十米。

就是說戰場規模一旦擴大,指揮效率就會變得極低。

所以絕大多數時候的大規模戰鬥,就是一股腦兒的發起沖鋒——勇氣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簡單有效的不二利器。

指揮?臨場應變?

說說而已。

不是說真的沒有戰陣變化,但這種變化基本全靠平時的訓練和各基層士官的臨場應變,要等上面的消息,殺到熱血上頭了有幾個能保持冷靜的?戰場上喊殺震天,還有誰有心思聽指令?連傳令官都未必能及時找到自己的部隊。

絕大多數部隊做不到這種事,能做到的那都是沙場百戰的精兵!

這也正是精銳部隊和垃圾部隊最大的差異所在。

而為了解決這個辦法,古代將領們也想出了種種辦法。

比如擊鼓進軍,鳴鑼收兵的方式,但也僅此而已。不是不想給更多的聲音傳令方式,而是越復雜就越難執行——你說什麽鼓聲三響是變陣,大家打到熱血上頭,剛才響幾下來著?確定響了?你聽見集結號了?

所以戰場一旦發生什麽特殊情況,真正的有效方式就是預備隊:你無法指望戰場上的士兵去應對變化,只能投入新的部隊去解決。

但這也就意味著兵力前期投入不足,很難發揮人數優勢,自身傷亡會比較大。

所以老成持重的將軍們往往就是情願損失多一些,也要留足夠的預備隊。年輕氣盛的將軍們就是:暮氣沉沉,錯失戰機,讓大好兒郎白白犧牲。

不發生意外的時候,是年輕氣盛的將軍們得意。

發生的意外的時候,通常也不會失意——因為通常已經掛掉了。

老將們的謹慎就在於他們知道:戰場可以得意無數次,但不能失敗哪怕一次!

優秀的將軍解決這個問題的另一種方式就是預判。

預判對手會用什麽戰術,會使什麽陣型,這就避免了臨場應變不足的尷尬。所以戰場上經常還會發生這樣的事。

兩軍對壘一字擺開,雙方將領一開旗幟陣型,然後某一方就開始喊糟糕,陣型被針對了。但是臨場變化只會自亂陣腳,只能硬著頭皮幹。

對於卓君彥來說,這些統統不需要考慮。

無人機的偵查能力可以確保就算有偷襲都能及時發現,而對講機的存在則讓基層聯系大幅度增強,可以有效掌控部隊。

現代化的輔助設備武裝冷兵器時代,雖然不能讓他們成為無敵的鋼鐵雄獅,但在整體行動效率上大幅度提升,再輔以良好的紀律,確保服從性與執行性後,直接就能發揮出百戰精英的臨戰應變效果。

說白了,有了對講機,將軍們的有效指揮半徑就可以從五十米提升到五百米。

古代戰場,就這一點差距,就可以打造無敵雄獅——當年趙國一個胡服騎射,便成就了七國第一的騎兵。

什麽叫胡服騎射?就是大褂長衫改成短衫,馬上戰鬥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