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勸說 ◇(第2/3頁)

楊明前雖然不明白章銀為什麽忽然轉到這話題上,不過他仍是下意識點頭。

“是的。這是我二兒子。”楊明前略有些得意地說著。

要是他有什麽最讓人稱道的是,那就是他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這八個孩子沒有一個夭折,全都平平安安長大了。

特別是他有三個兒子,這說出去,全村都豎起大拇指。

“您還有兩個兒子,五個女兒。”章銀說著,“剛才過來的時候,楊支書跟我說了。”

這沒有什麽可以隱瞞的,楊明前立刻點頭。

“我還聽說了,除了您大女兒嫁了之外,三個兒子都沒有娶媳婦。”章銀看了楊明前一眼,又繼續說著。

這會兒楊明前已經坐到凳子上,聽到這話,點頭。

是的,最讓他驕傲的是他有三個兒子,但是這三個兒子也最讓他焦心。

他大兒子今年已經二十三了,二兒子二十歲,小兒子小一些,但是也十五歲了。

三個兒子到現在都還沒有娶老婆。

小兒子還好一些,才十五歲,還能拖幾年,但是大兒子今年已經二十三歲了。

在農村,像他大兒子這個歲數還沒有娶老婆的,一個巴掌數得出來。

二兒子也到要結婚的年紀了。

二兒子還可以緩緩,但是大兒子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以後相親就更難了。

畢竟年紀大了,去相親沒有人要的。

“你大兒子今年應該有二十多了吧?”章銀又再次問著。

旁邊的楊敦聽到這裏,已經知道章銀在打些什麽主意了。

他不由地感嘆,難怪章銀能做這麽大的生意,這話說得可到人心。

他有預感,即便楊明前這一次不願意賣水田,等章銀下一次過來,楊明前肯定是願意賣的。

楊明前點頭,狐疑地看著章銀。

章銀笑了笑,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溫和一些,他說:“楊叔,您看,您的三個兒子都沒有娶媳婦,其他孩子也還小,讀書的人,也要錢。”

“這三個兒子的彩禮錢,酒席錢等,光靠地裏產的那一點糧食,怎麽可能夠?更不要說你們還要負擔幾個孩子的學費。”

“最重要的一點,你們這還是泥土磚房,並且還是一大家子人一起擠在這裏。我要是女方,也不願意過來一起擠。”

“即便您兒子的相親對象願意一起擠在這個房子裏生活,但是你們這裏房子那麽少,怎麽騰得出新房?”

楊明前立刻反駁說:“在農村,彩禮和辦喜酒不用花什麽錢。再說了,我這裏的房子住不下,我們一家分到不少地,我直接搞一塊地給他,建一間泥磚房給他就成了。”

“三個兒子,一個兒子建一間房子,保證他們都有房子住。”

“我當年結婚也是只有一間泥磚房,後來慢慢就建了這幾間。”

章銀:……

沒想到這個楊明前的思維轉得還挺快的。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章銀略微一思索,又繼續說著,“現在的時代跟以前不一樣的。以前連飯都吃不飽,一鍋粥裏,能有一碗的米都很不錯了。現在一鍋粥裏,滿滿都是米。”

“你以前結婚的時候,你老婆願意住在泥磚房時,並不代表著你兒子將來有了對象,他們還願意住在泥磚房裏。”

“現在誰沒有紅磚房住?”

“說實在的。”章銀說到這裏,頓了頓,又繼續說著,“楊叔,你也不要嫌我說話直,就您家裏這個住宅條件,很難有相親對象願意。”

楊明前一聽,整個都沉默了。

話糙但有理。

現在不同當年了。

當年他們一年到頭能吃幾碗幹米飯,過年過節有幾塊肉吃就很滿足了。

現在勤快一些,天天都能吃到幹米飯,逢年過節也能吃上肉。

現在的生活比往常好多了。

並且,村裏有錢的,都建起紅磚房,地面不是他這裏這麽泥濘,而是用水泥鋪得好好的,幹幹凈凈的。

最早賣地的那兩戶人家,已經建好了兩層高的紅磚房,樓頂都還打了水泥,院子也鋪上水泥,不管是曬稻谷,還是曬花生或者是曬木薯等都很方便。

說實在話的,楊明前看到那些小樓的時候,心裏不知道有多羨慕。

只是,讓他賣水田,他是不願意的。

農村人就靠這些水田,將水田賣掉了,他們怎麽辦?

章老板看中的那一塊水田是他們家最大的一塊水田,他都想好了,等兒子結婚之後,他就將那一塊水田一分為三,三個兒子一人一塊。

以後就算兒子們再怎麽沒有出息,家裏有水田還有坡地,還是能保證能吃飽的。

楊明前很是猶豫。

楊敦見狀,又繼續說著:“明前,你再考慮考慮吧。你不替自己想想,也要替孩子們想想。就你家這條件,楊江他們相親,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