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2頁)

許清元叫人喊方歌回府,並給她安排了一項工作:“這個給你,董學士兒子幹的那些事,他自己估計也脫不了關系,你知道明天的報紙該怎麽寫吧?”

交到方歌手中的是之前郡主給許清元的一部分囚童案的證據,準確來說是指控董學士之子的部分。

許清元冷笑:既然上司這麽不體恤下屬,那就別怪下官不講情面。

……

這次梁統領倒是好說話,許清元找到人打聽的時候,他將她拉到避人處,小聲道:“要是別人那是絕對不行的,不過許大人,我已經聽皇上說了,黃嘉年這事兒還是你檢舉的,這件事也沒有瞞你的必要。”

“刑不上大夫,現在太多手段都不能用到他身上,他咬死了只說自己買過奴仆,但並未參與經營。”梁統領道,“但是賬本是千真萬確抵賴不得的,他也無話可說,這罪他是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

許清元沉思片刻,試探地問:“有個疑問我知道當講不當講……”

“哎,許大人這是說哪兒的話,你只管問就是。”

“我總覺得黃大小姐的死有些蹊蹺,畢竟那可是黃丞相的大壽之日,這麽做也太……”

梁統領面色一變,他環顧四周確認沒有其他人後,才壓低了聲音道:“這件事我不能說太多,不過估計也沒幾天內情就會公之於眾,許大人回去靜待消息就是。”

“多謝,多謝,等大人忙過這一陣子,改天我一定請您吃飯。”

“那我可不客氣了,悅風酒樓新出的螃蟹宴,我可饞了好久了。”

兩人秘密交流完,許清元心中沒有那麽平靜,聽梁統領的話意思,黃嘉雪之死還真有內情?

這一晚除了黃家人之外,想必還有很多人難以入眠,起碼許清元是在書桌前坐到了大天亮,半夜恍惚聽見府外街道上有許多人員行動的腳步聲,讓人心裏發毛。她在紙上塗畫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東西,次日脫雪來收拾的時候,還被囑咐不允許亂丟。

但第二天的混亂程度,還是讓預演了一整晚的許清元嘆為觀止。

一批從黃嘉年那邊購買並淩虐過囚童的官員擔心自己會被連累,比較慫的直接說病的起不來床不去上朝,裝一點的就跟沒事人一樣去上朝,並全程沉默隱身。膽子大的就更厲害了,他們悍然站出來維護黃嘉年,認為皇帝不顧老師黃丞相的體面,在昨天那樣的場合為了一件捕風捉影的事情當眾帶走恩師唯一的兒子,即便事情是真的,黃家也從未有過有虐待下人的行為,實在罪不至此。

其他未牽涉進本案中的人也不閑著,大多數人都認為皇帝不夠尊師,人口買賣並非官營的買賣,即便黃嘉年作為朝廷命官不應插手此等事項,但考慮到其行為不算過分以及黃丞相的面子,罰俸或者貶謫即可。少部分人確實可憐被販賣的孩子,但其支持的最大處罰也不過是將黃嘉年革職不用。

大部分女官們對這件事保持了沉默,雖然本案幕後付出最多的也是她們,但許清元認為這個時候皇帝急欲除黃家而後快,案件證據充分紮實,難以翻盤,她們沒必要全部跳出來給皇帝當槍使,但為了跟皇帝保持表面上統一的戰線,她們還是決定挑幾個代表出來發聲便可。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向少言寡語的晉晴波在這件事情上自告奮勇,堅持要充當這個代表人去舌戰群儒,誓要將黃家扳倒不可。

而這幾天的朝堂上可以說是亂成了一鍋漿糊。

各路人馬簡直把這裏當成了戲台子,你方唱罷我登場,各方噴出的口水幾乎要淹沒朝殿。

皇帝裝了半天深沉,在大家吵累了的時候才讓田德明公示了所有證據,然後又拋下驚天大消息。

——壽宴當晚親衛去搜檢黃府,發現黃嘉雪死因有疑,很可能根本不是自殺身亡,而是遭到同父同母的黃嘉年下毒殺害,他們在黃嘉雪的食物裏發現摻有□□,而後又在黃嘉年的住處發現了毒藥的來源。

囚童一事若說情有可原,手足相殘卻是不孝不悌,冒天下之大不韙,罪無可恕。

何況目前在案的證據,樁樁都揭示出那些可憐的孩子們究竟遭受過怎樣非人的虐待,實在不是一句輕飄飄的“恩師顏面”就能抵得過的。

後來晉晴波在上奏中寫道:“五服至親,自相屠戮,窮惡盡逆,絕棄人理,屬惡逆,乃十惡不赦。犯重罪十條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黃嘉年罪無可恕,應斬。”[注]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