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3頁)

此事皆是阮瓏玲一人專斷獨行,對弟妹、家族的影響甚大,她也不指望能一蹴而就,在短短幾月之內就能被所有人接受,今後徐徐圖之便是了……

城南繡坊。

由於未婚懷胎的那些流言蜚語,使得不僅阮家商行的生意一落千丈,連帶著繡坊也受到了波及。阮家繡坊的手藝,原本在揚州城中那是數得上名號的,往常想要在此處添置一件像樣的繡品,大多需要提前月余預定。

可這兩三月以來,有許多老主顧都轉投了別家繡坊,還有些付了定錢的大主顧,將那些做好的繡品一件兩件全都退了回來……一時間門可羅雀,繡坊內整個冷清了下來。

活計少,工錢便少了,那些未簽死契的繡娘們便不樂意了,正巧又碰上了其他繡坊趁火打劫來挖ʲˢᴳ墻腳,人心浮躁之際,有許多繡娘便轉投了他家。

帳是一筆沒眼看的爛賬,繡坊中也無活可幹。

可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

閑著也是閑著,阮玉梅便將那幾個忠心得用的繡娘糾集起來,日日在繡坊中切磋繡技,手把手教那幾個入行好幾年的學徒娘子繡花,研發新的繡法。

之前那幾個不服管教的繡娘走了之後,阮玉梅反而覺得處事更加得心應手了起來,只待養精蓄銳,以圖將來。

這天上午,阮玉梅才驗收了學徒娘子們的繡品,正準備逐一考驗,婢女小紅走上前來,稟告道,

“姑娘,劉公子派人來傳話,約您今日午膳時,在妙音坊天子八號房一敘。”

阮玉梅聞言眉頭便蹙了起來,眸光未挪半寸,還是落在指尖蜻蜓點水的繡品上,

“回我的話,就說不去。”

阮玉梅初初接手繡坊時,因緣際會偶然才結識了劉迸。

那劉家論財力,在揚州城中也是掰著指頭數得上的商賈,劉迸本人乍眼瞧著,也是個風度翩翩的貴公子,常來繡坊光顧生意,一來二去二人便也熟稔了不少。

可漸漸的,阮玉梅便覺得此人行為舉止有些輕浮,眉眼流轉些透著玩世不恭也就罷了,言語上還經常混不吝地輸出些冒犯之語,阮玉梅由心底裏是不喜這種做派的,可經商出事,總是要與人為善,為了繡坊中的生意,她也常常敷衍著應對過去。

可這劉迸反倒瞧不懂眼色般,三番兩次上前來撩撥,委實令人反感,逐漸的阮玉梅也沒有了耐心,可也不敢徹底將人得罪了,左不過他來繡坊十次,她露兩次面罷了。

今日這人卻有些得寸進尺,幹脆也不來繡坊了,直接將人約到妙音坊去了?孤男寡女,私下會面,他若是個正經人,便絕不會與一個閨閣女子,提出這樣無端的要求。

“奴婢也是推脫說不見的,可那劉公子命人來傳話說,此次相邀並非有意叨擾姑娘,實乃有要事相商。

姑娘前陣子想必也聽說了,劉家有個庶女,被來揚州遊玩的永順伯爵爺看中,有幸納入府中做姨娘,待過了年便將遠嫁燕洲。饒是為了周全伯爵府的臉面,這喜事也得大操大辦,如此面上才有光。正正好那些籌備繡品、采買器具的活計,落在了劉公子頭上……瞧那劉公子的意思,是預備將這樁生意落在咱阮家商行上的,所以才特邀姑娘去妙音坊走一遭。”

這乍一聽著,倒確是一樁正經事兒。

這幾個月來,或是沒有了阮瓏玲的苦心經營,阮家商行進項大減,商行中幾百上千口人一下子閑賦了下來,若是真能拿下著筆大買賣,那至少這一月以來,便不用擔心商行中的嚼用了。

可阮玉梅隱約還是覺得有些許不對勁兒,

“饒是公事,也不好私下會面。

你派人去拿了拜帖,請劉公子上門來繡坊來好好相談。”

小紅抿了抿唇,“奴婢也是這麽說的,卻被劉家的侍從斷口回絕了。”

“劉公子說這次采買馬虎不得,有伯爵家的親信親自下揚州盯著,人家是帶著真金白銀來的,那自然是要好好招待宴請,不去揚州城中最好最貴的酒樓便也罷了,怎麽屈就來這麽間小小的繡坊?”

“那劉公子還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左右想做這筆買賣的也不止阮家,若是姑娘午時一刻不到,他午時二刻便將消息傳給福記,到時候姑娘可莫要怪他沒有提前和你通氣…”

這話說得有理有據,阮玉梅一時倒也踟躕了。

劉迸那人雖有些滑不溜手,可說到底待她也算得上友善,更何況,想要做生意,外出應酬交際總是難免的,以往三姐當家時不也是麽?常與客商往來,在推杯換盞中談成了一筆又一筆大買賣。

如今三姐已經懷胎九月,不方便外出,二姐除了打理庶務之余還要照顧舒姐兒,那這擔子,自然而然就要落在她身上。

總不可能躲在二位姐姐身後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