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你不是

沒有幽燕十六州,大宋在河北路上便失去了抵禦遼國的天險。

建國初期,太祖太宗都組織過北伐,只可惜,全都以失敗而告終。

從那以後,宋國也就默認了自己幹不過遼國這一事實,從而全心全意地經略河北路,沒有了天險,那就建要塞,修城堡,挖水田,種樹木,集重兵。

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抵禦遼國的侵略。

百余年的經營,其實還是卓有成效的。

特別是在荊王主政河北路時期,河北路上已經形成了一道完整的防禦鏈條,上百裏的縱深防禦區,使得遼軍在河北路上屢屢碰壁,損兵折將。

在那一時期,宋軍與遼軍形成了僵持之勢。

遼軍到河北路上來打草谷,宋軍也常常越增跑到南京道上去燒殺搶掠,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均勢。

也就是這一時期,宋國內部形成了一股想要北伐的勢力。

因為在軍事之上,這些人發現自己已經能夠抵禦住遼人的進攻,而在經濟之上,宋國對於遼國又有著碾壓性的優勢。

如此局面大優,當然想要北伐。

不說完全功成,只需要奪回幽燕十六州,那以後宋遼在軍事之上的對峙局面,宋國就要占據壓倒性的優勢,如果再輸以經濟之上的優勢,滅遼,也不是不可以想一想的。

可是隨之而來的,便是誰來主導這一件事情。

在主戰派看來,荊王知然是不二人選。

但楚王不是這麽想的。

官家也不是這麽想的。

一場內鬥由此而始。

那個時候,恐怕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場內鬥,便是強盛大宋衰敗的開始。

荊王趙哲花費十多年時間一手打造出來的河北邊軍,除了廣銳軍之外,其他都在短短的數年之間煙消雲散。

唯一例外的廣銳軍,現在變成了大宋的心腹之患西軍,盤踞橫山以北。

荊王反叛失敗,自焚於皇城之前。

數年的鬧劇,不但使得北伐成為了泡影,反而丟失了河北邊境的防禦區。

馬興主掌河北之後,撥亂反正,大量招募流散的原邊軍將士,重建河北禁軍,好不容易有了成就,河北邊軍看到了復興的希望的時候,遼人再一次出手。

一紙盟約,便讓心裏頭長了刺的趙宋官家興致勃勃。

百裏疆土,無償歸還。

在當時看,這大概是西軍把遼軍著實騷擾得不輕,使得遼軍願意放棄這片土地也要先把西軍清除掉。

殊不知,還給大宋這片疆土,只不過是遼軍為了分散河北邊軍的一個狡計而已。

大量的重建之後的河北邊軍不得不重新部署,一時之間,被拆得七零八落。

馬興經營起來的防線,瞬息之間,就被自己人拆得不成模樣。

舊的防線已毀,新的防線未成。

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遼國人殺過來了。

這樣的打法,別說是現在元氣尚未恢復過來的河北邊軍,便是當年荊王麾下的那批精銳,照樣也是撐不住的。

宋朝的權貴大佬們,永遠也無法想明白,遼國人居然能用縱深上百裏的疆域來換取這樣一次攻擊的機會。

他們當然也無法知道,遼國的皇後蕭綽是如何說服遼國皇帝耶律俊的,這個計劃,當時在中京,同樣也遭到了遼國權貴們的反對。

在遼國權貴們看來,怎麽可以吐掉嘴裏這麽大一塊肥肉呢?

但是當皇帝皇後統一了意見之後,任何的反對都得偃旗息鼓。

而後,所有的發展,都在按著蕭綽的策劃和預測,順利的向前發展。

除了蕭思溫在眩雷寨被蕭定打得丟盔卸甲。

耶律敏騎在馬上緩緩而行,蕭綽的計劃,他是從頭到尾都參與了的。

蕭綽提出戰略構思,剩下的戰術上的事情,便是由他和完顏余睹以及盧本安等人來補全。

蕭綽並不懂具體戰術上的事情。

這幾年來,蕭綽讓耶律敏等人驚艷不已,就算是過去一向眼高於頂的世家子盧本安,現在也成了皇後狂熱的崇拜者。

遼國的漢人世家,如今都已經成了皇後的囊中之物。

作為皇後的絕對心腹親信,耶律敏甚至知道,還有一些明面上沒有投靠皇後,甚至與皇後經常過不去的家夥們,早就在暗地裏對皇後俯首貼耳,而他們表面上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皇後的安排罷了。

即便是北院的那些契丹權貴們,如今也有不少倒向了皇後,成為了皇後忠心的狗腿子。

他們也在準備後路。

因為皇帝耶律俊的身體,愈發的不好了起來。

起初看起來沒有什麽的一些小問題,到了這幾年,突然就一下子嚴重了起來。

皇帝病重,皇後強勢,太子尚幼,

是個人都知道要為自己好好地選一條後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