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教育

揆文奮武。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現在江寧朝廷的武事,基本上都抓在首輔蕭誠手中,也正是因為抓住了刀把子,而且這支刀把子在前線作戰極其有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以讓蕭誠在朝廷之中說話的聲音就特別的大,大到讓其他人的聲音根本就可有可無。

而這,也是因為現在大宋面臨的局勢。

遼國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大舉來攻,武力,這是用來保全社稷的,只有保全了江山社稷,才能談到其它。

但當局勢被穩定住之後,文事的重要性,便再次凸顯了出來。

江南文教昌盛,你兩江地區,閩浙地區出產的進士,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裏是碾壓其它地區的。

在某一段時間裏,朝廷上的科舉,甚至要刻意地來壓制南方舉人,像嚴打某些南方讀書人跑到一些文教不發達地區弄個戶藉參考的,一旦查出來,那是嚴懲不貸的。

說白了,也就是朝廷不想看到自家下頭的官員,清一水兒的都出自南方。

地域之間的保護和影響,從古至今便是一直存在的。

打仗靠軍人,但治理地方,治理朝政,還是要靠文人的。

當蕭誠穩定住局勢之後,自然不會放棄這一塊。

而將江寧石頭城確定為臨時都城之後,教育這一塊,事實之上一直都是把持在江南派系手中的。

沒辦法,人家在這方面的確底子厚。

即便岑夫子跳前跳後地折騰,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在江南地方,大量的私學盛行,官學事實上是萎糜不振的。

最好的學生,最好的老師,都集中在私學之中。

有錢人家,不僅從小大力培養自家子弟,還會出次去資助一些寒門子弟。

但凡發現寒門之中出現了一個天資聰穎的好苗子,自然是從小就把人挖走。

如此長時間地積累下來,一張龐大的無形的網絡便開始形成了。

朝廷出台科舉制度,本來是想要為底層人打開一個向上的通道,初衷自然是極好的。

但時間一長,這個通道仍然被有錢人家,官宦子弟所把持了。

窮人家,有幾個又能從小便讀得起書呢?

筆墨紙硯,對於普通人家可真是一筆不小的耗費。

為了聚攏人心,穩定局勢,定都江寧府的第一年,朝廷便舉行了新朝廷主持下的第一次科考。

當時蕭誠還在忙著算計遼國人以及偽趙偽齊,這一塊自然是兼顧不了。

但現在,他終於騰出手來了。

大宋的教育體系其實是相當完備的。

國子監之下設了六個專科學校,教授律學、算學、書學、畫學、武學、醫學,算得上是門類比較齊全的教育體系了。

只不過隨著抑武重文的朝廷方略定下來之後,書學這一脈便一騎絕塵,將其它學科遠遠地甩到了身後。

曾任大宋首輔的韓琦的一句東華門唱名方是好男兒,更是將這股子風潮推到了頂峰,其它學科,基本上也就一蹶不振了。

時人都忙著去讀四書五經,去學詩詞歌賦,以期能用這些東西來搏一個東華門唱名,能搏一個光耀門楣,封妻蔭子,其它一切,自然就是落了下乘。

律學也好,算學也罷,抑或是醫學,也被不屑地說一聲匠氣。

就更遑論於武學了。

東京還沒有被攻破的時候,時任國子監武學教授的是一幫老學究,而武學名義之上有學生百余人,其實常去聽課的也不過一二十人罷了,教的《武經七書》包含了《孫子》《吳子》《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韜》《唐李問對》等。

說起來這些書自然是極好的。

可書終究是死的。

即便將這些兵書背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又如何呢?

不能靈活地運用,不能與戰場之上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那書讀得越多,可就真是越害人了。

你怎麽可以指望那些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戰場的老學究們,在武學裏教出一名合格的軍將呢!

蕭誠當然要對眼下大宋的教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樣的改革,從下到上是行不通的。

唯有一招,從上往下來改。

如果說高考是現代教育的指揮棒,那科舉考試,便是大宋教育的指揮棒了。

第一個要改的,自然便是國子監下設的六所專科學校。

能考到這六所專科學校之中讀書而且能成為上舍生的,是夠資格直接成為官員的。

今年秋季的國子監招生,所有人赫然發現,六大專科學校的名額與往年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次,書學的招生名額,較之律學、武學、醫學、算學而言,竟然少了許多。如果說這個標志還不夠明顯的話,那剛剛結束的天宋三年的進士試就更能說明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