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福字(第2/3頁)

鄭義嘛,周斌確實有印象,與知州杜泉那邊走得頗近。

只是這付春生嘛,卻沒怎麽聽過。

就聽師雁行繼續循循善誘道:“此二人皆是一片孝心無處使,偏又不得門路,不敢貿然登門打擾。不過他們的心與我是一樣的,都盼著咱們州城好,也盼著大人您好。遠的不說,只說咱們城外的路吧,著實有些石磚該換一換了,再有道路兩邊的樹木略有枯損,也該重新挪一挪,栽一栽了。”

要修路,要栽樹,就得動工程,又不是郭張村那種完全私人承擔的,只要衙門裏光明正大一插手,吃多少回扣還不是上官說了算?

如此一來,下面的人不著痕跡盡了孝心,地方官員不必耗費朝廷的銀子,就改善百姓居住環境,百姓們又實打實得了實惠。

如此三得益的好事,豈有不做之理?

周斌聽罷,果然歡喜,朝師雁行遞了個贊許的眼神,“嗯。”

他又慢條斯理抿了兩口茶,然後才把幾乎沒有減少的茶水放回去,輕輕撣了撣官袍,“既如此,倒不好辜負他們如此深情厚誼,趁年前找機會見見吧!”

說這話的時候已是臘月初八,再不抓緊點辦,衙門就該封筆掛印了。

都不等回家,師雁行剛離開州衙,一上車就從車廂內的小抽屜裏取出紙筆來,在車廂內就地寫了兩封書信,打發跟著的人立刻給鄭義和付春生分別送去。

鄭氏布莊在州城的買賣漸趨穩定,鄭義又擔著五公縣商會會長一職,年底正是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這些日子都在縣城沒過來。

聽說師家又有人來送東西,鄭義的第一反應就是年貨,還對老妻笑呢。

“這兩日上火,早起正覺得沒胃口,才想著她家的好醬瓜小菜和臘肉臘腸,這不就來了?”

結果就是看了那張薄薄的信紙之後,鄭義簡直比收到了十車臘肉臘腸還高興。

他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在屋裏搓著手不住兜圈子,一張老臉因為興奮而漲得通紅,嘴裏更是顛三倒四地說著別人不明白的話:“我早就知道她是個好的,誰能想到,誰能想到啊!老天有眼,真是天助我也。”

這早年的投資做得值了!

可巧鄭平安因妻子柳芬有孕,這幾日時常請假在家,此時兄弟倆都帶著媳婦兒陪父母說話,見此情景,俱都面面相覷,滿頭霧水。

才要開口,就見鄭義用力吸了口氣,平復呼吸,一叠聲安排起來,“去賬上取幾千銀票,再把我珍藏的那幅古畫找出來!”

類似的情形在付春生家中同時上演。

與這邊不同的是,本該身處風暴的京城,竟意外寧靜祥和。

皆因年關將至,所有人都不約而同暫時放下彼此仇怨,想著先安安穩穩過個好年,一時朝堂之中竟少有打嘴仗的了。

難得清閑,皇帝就時常叫了自己喜歡的臣子進宮說話,順便考察今年的新科進士們,想著來年哪裏有什麽缺,好安排人手。

而在這一屆新科進士之中,皇帝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柴擒虎的喜愛,隔三差五就召他進宮宣講,狀元、榜眼、探花那三鼎甲面聖都沒他頻繁。

皆因他年紀小,性格活潑大膽,沒染上阿諛奉承那一套,講話簡單直白,聽起來很輕松。

況且模樣也長的得人意,只是這麽看著就賞心悅目。

又是由武轉文,之前一直在外遊學,還做過什麽鏢局的營生,經歷十分豐富,皇帝就時常找他問一些民間的事情。

柴擒虎是只要別人敢問,他就敢答的性子,講起來口齒清楚,落落大方。

有時見皇帝心情好了,還敢大著膽子穿插幾句笑話。

最初玩這一手的時候,旁邊伺候的內侍都嚇懵了,皇帝也愣了下,然後才哈哈大笑。

那天送柴擒虎出宮時,內侍就覺得腿軟,忍不住央告道:“哎呦,我的好柴大人呐,咱們宣講就宣講,您怎麽還對著陛下講笑話呢?這,這多嚇人呐!”

柴擒虎看著他笑:“公公此言差矣,既然說是笑話,自然是引人一笑,又怎麽會嚇人呢?”

內侍心道這可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進士不識死。

他抹了把汗,顯得人都老了好幾歲似的,“什麽笑話,這宮裏呀,只有好話和壞話之分。”

哪怕是再好的笑話,若講的時機不對,場合不對,也能變成災禍。

他也是見這位小柴大人年少活潑真摯可愛,對他們這些閹人也素來禮讓,這才有心提點幾句。

柴擒虎領情,只嘆了一聲,“都說君父,陛下就是天下臣民的父親,要過年了,當兒子的給父親講個笑話還不成嗎?”

內侍一愣,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麽好,眼睜睜看著他從宮門出去,越走越遠。

回去之後,正提筆寫福字的皇帝頭也不擡,“怎回得這麽慢?可是他又同你聒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