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上門的麻煩(上)(第2/4頁)

傅希言說:“多日不見,梅大人風采更勝往昔,才叫我羨慕。”

內侍見兩人碰頭,識趣地告退。

梅下影將人請到屋內,奉上沏好的茶:“傅大人有話問我?”

“梅大人之前畫《百孝圖》,我有幸參與,卻無緣目睹,一直深以為憾。湊巧,前兩日有個機會,得以欣賞大作,果然畫技高超,精美無比。”

“傅大人謬贊了。”

“只是為何畫上沒有傅某呢?”

傅希言突如其來的發問,並未使他露出驚色。他笑道:“這個問題已經有人問過了。”

傅希言問:“不知梅大人作何回答?”

梅下影說:“為貴人作畫,不可不像,也不可太像。繪畫亦如文章,也講究春秋筆法,不可太著相。要畫出傅大人特征不難,難的是如何不突兀,使畫中諸位都渾然一體,不分彼此,故而略做修飾,應有之義。”

傅希言點點頭:“是我麻煩梅大人了。”

梅下影微笑道:“分內之事。”

“那為何還有幾位姿容出眾的公子,面目不清,難以辨認呢?”

梅下影伸出自己的手,問:“傅大人覺得我的手白否?”

“白?”

“不及大人的白。”梅下影道,“傅大人眼中的世界與我眼中的世界,未必是同一個世界。傅大人看到的畫與我看到的畫,也未必是同一幅畫。像與不像,不過是主觀評判。傅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回去多看看,看著看著,就會像了。”

傅希言:“……”我真是信了你的邪。

梅下影低頭品茗。

傅希言有些不甘心就這麽被打發了,環顧四周,見不遠處的桌案上放了一幅畫了一半的畫,不由起身走過去,低頭欣賞——畫中有一對夫婦背對著朱門站著,正從一個荊釵婦人手裏接過籃子,籃子裏,一個嬰兒正在嚎啕哭泣。

實在有些詭異。

傅希言問:“梅大人在畫故事?”

梅下影跟著站起來:“只是慈幼局外的情景罷了。”他看了傅希言一眼,拿起畫飛快地卷了起來。

“傅大人還有其他問題嗎?”

逐客令下得有些著相,傅希言道:“梅大人每個回答都令我茅塞頓開,我要回去整理整理,若有其他需要,再來請教。”

梅下影道:“傅大人客氣。”

傅希言微笑著告辭。

梅下影在他身後目送,等傅希言完全走出視野,一個宮女無聲息地出現在右側不遠處:“賢妃娘娘召見。”

*

冬日裏的拾翠殿,似乎比以往更清冷,更冷清。

梅下影低頭彎腰站在殿內足足站了一炷香,裏面才傳來冰冷的聲音:“今天傅希言來找你了?”

“是。”

“問《百孝圖》的事?”

“是。”

容榮語含殺意:“看來,你的暗示很多人都看懂了。”

梅下影連忙跪下道:“娘娘明鑒,臣絕無此意。只是《百孝圖》乃吉祥之意,臣當時怕陳太妃知道畫中人死了,一時生氣,遷怒於臣,將臣逐離皇宮,遠離娘娘,才鬥膽做了小小的修改。萬一事發太妃問起,我可說畫生感應,幾位公子因為上了《百孝圖》,受太妃福澤庇佑,才出現仙人之相。”

“你倒是走一步看三步。”

梅下影叩頭不敢回話。

容榮沉默了又道:“傅希言來時,你給他看了什麽畫?”竟似對房間裏發生的一切了若指掌。

梅下影微微擡頭:“是貧婦送兒子去慈幼局的畫。”

“為何?”

“臣打聽到刑部捕頭廖商曾去過永豐伯府詢問慈幼局之事,便想著這裏頭或有文章,便想用畫試一試他。”

“有何成效?”

“他若有所思。”

裏面頓時沒了聲響。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梅下影跪得雙腿都已失去知覺,才聽那聲音道:“去吧。”

*

傅希言約了樓無災去了別家酒樓吃飯,順道說一說今日詢問梅下影的事。兩人關於《百孝圖》的對話,傅希言一帶而過,反正都是敷衍,直到說到桌案上那幅畫,才放慢了語速:“那幅畫很奇怪。”

樓無災問:“有何怪異之處?”

傅希言道:“他說畫中是慈幼局,可那朱門邊明明立著石獅子,慈幼局可不敢放石獅子。”

樓無災點頭:“我朝規定,唯有王公貴族及七品以上官員,方可在門口設獅。”

傅希言說:“所以那不是慈幼局,而是王公貴族或官員之家。可他為什麽要撒謊呢?是這張畫又蘊含著什麽秘密?”

樓無災夾著花生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吞咽後,問道:“你認為梅下影是誰的人?”

傅希言腦海轉過無數答案,然後想到電視劇最經常出現的那種反轉:“陛下的人?”

聰明如樓無災也無法斷定答案:“《百孝圖》的破綻他留的很高明。他本可以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