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眾人的歸處(下)(第3/4頁)

劉貴妃急忙道:“陛下皇恩浩蕩,臣妾不勝感激,只是我大哥畢竟犯了錯,陛下還是將二哥召回鎬京吧,劉家此時也要留個頂門立戶的人。”

不管什麽原因,劉太尉都是刺殺了皇帝。就算皇帝不怪罪,難道還能容忍劉坦渡領兵在外?她主動提出,既是遞出一個台階,讓劉家體面下台,同時也表達劉家絕無擁兵自重的不臣之心。

建宏帝拍拍她的後背:“南虞虎視眈眈,朕有坦渡才能心安啊。”

劉貴妃道:“二哥在南境多年,也未能完全收服兵將,怕是有負陛下所望。”

建宏帝對她刮目相看。興許是劉太尉死了,劉家留在鎬京的人裏只有她能在皇帝面前說上話,故而這“天真嬌羞的少女”便遭逢家變,迅速“成熟”了起來。

建宏帝樂見其成:“坦渡乃朕最好朋友的弟弟,豈能叫他為難?收攏兵將之事,朕自有打算。”

劉貴妃見他“情真意切”,急忙擦掉淚珠,笑靨如花:“難得陛下還信他。”

建宏帝似笑非笑道:“北周南虞劃江而治。坦渡背靠北周,對付南虞,是最利之劍,若投效南虞,背刺北周,一條長江天塹就斬斷了南虞的補給,這時他才是真正孤懸在外,四面楚歌。”

劉貴妃駭然下跪:“我二哥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大哥也是受奸人所害!”這句話等於認同了皇帝對劉彥盛的說法與處置。

她如今就是劉家在鎬京的耳目,有她蓋棺定論,劉坦渡那邊就不會再起波瀾。

建宏帝大悅:“朕自然明白劉家的忠心。你和太尉都是朕信任的人。你應該知道如何才令你二哥和劉家最好。”

劉太尉忠君,救駕犧牲;劉將軍愛國,堅守邊境。留在鎬京的劉家人裏雖然沒了高官,卻還有一位貴妃在宮中策應,無論怎麽看,這都是一段賢臣輔佐明君,明君愛惜賢臣的美談。

劉貴妃心中雪亮,知道這是劉家眼前最好的出路。

“臣妾明白,定然督促二哥厲兵秣馬,早日助陛下一統天下!”

*

厲兵秣馬,一統天下。

離開珠鏡殿,建宏帝望著皇宮上方的天空,眼前雲開日出,風光月霽,處處叫人稱心如意。

然而,所有的雄心壯志在他看到清思殿內閑閑地玩著投壺的背影時,瞬間消失殆盡。他垂眸,隱藏起眼中的得意與興奮,斂容道:“莫宗主也喜歡投壺?”

戴著金色面具的莫翛然隨手一揮,將壺推到墻角,然後將手中的箭一把投擲出去,看著它們齊齊入壺,才搖頭道:“不喜歡。”

建宏帝道:“不知莫宗主所為何來?”

他閑聊般地開口:“俞雙喜死了,以刺客之名。”

“朕不得已而為之。劉彥盛的弟弟駐守邊疆,朕不得不安撫。”

“無妨。天地鑒這樣的門客多如牛毛。”

此言不虛。天地鑒入室弟子極少,莫翛然當家後,廣收門客,以武功秘籍和天材地寶為籌碼,驅使他們辦事。

建宏帝識趣地說:“朕很快便會命人將第三批天材地寶送往華鎣山。”

莫翛然不語。

建宏帝又道:“還有傅家,朕已經下旨處理了。”

莫翛然側過頭來,認真地看著他:“都殺了嗎?”

“已下令抓人。先把他們關押起來,交由刑部來審,正好那胖子已經在刑部大牢留好房間了。”他自覺說了句逗趣的話,可殿內的氣氛似乎變得越發沉悶,“之後會坐實他們私通南虞的罪名。”

莫翛然點頭:“很好。”

雖然他嘴巴上說“好”,可建宏帝還是覺得氣氛有些不太對。當猜忌從心底滋生,那種令人喘不過氣的壓抑便又回來了。

莫翛然輕輕瞟了他一眼,擡步往外走,將近門口才停下來,對著門,背向他,淡然道:“我想要一樣東西。”

建宏帝腦中轉過千百種揣測:“請說。”

“劉彥盛的屍體。”

“什麽?”答案出乎建宏帝所料。

莫翛然似乎並不意外自己造成的震驚效果:“我已自取。”

建宏帝一時啞然。不知該不該謝謝他的自覺。畢竟,要他親手把自己曾經的朋友、臣子、大舅子的屍體像貨物一樣交給別人,還是難過心底的那一關。

“你的那招摧心十六,徒有其表,只能騙騙刑部的仵作。只要知道‘紫氣東來’真氣的玄妙,便不難看出破綻。”莫翛然微微側頭,借著門外的陽光,欣賞建宏帝瞬間發青的臉。

建宏帝沉聲道:“莫宗主這是何意?”

莫翛然道:“我以你的名義,將劉彥盛的屍體送往南境。不知會不會比傅家先抵達?”說著,長腿一邁,如仙人禦風一般,飄然遠去。

建宏帝看著他離去的方向,那裏依舊是一片晴空,但落在他眼裏,卻比遮雲蔽日更加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