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絕地之逃亡(下)(第3/4頁)

傅希言托腮:“好吧,那我們現在去哪裏?”

按原定路線,就是去榕城,按小皇帝說的,就去寧越。

他伸出胖手,比劃了一下:“要不要猜拳?”

裴元瑾捏了下他的手:“寧越。”

“為何?”傅希言其實剛剛也想到了一條去寧越更好的理由。

榕城如今的實力其實並不足以與南虞一戰,只是占著各種天時的便利,讓秦效勛沒騰出手來對付他,雙方這才相安無事。

可皇帝的蹤跡去了榕城,哪怕秦昭自己不知道,南虞方面也可能會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進而引發戰亂。

傅希言不是聖母,也知道秦昭與秦效勛的矛盾不可調和,遲早會有一戰,卻不希望自己成為導火索。

然而裴元瑾的理由更加直接:“近。”

的確,南虞有三大海港,比起南邊的榕城,無論從這裏出發到明州的陸路,還是從明州出發的海路,都要更近一些。

傅希言也厭倦了逃亡生涯。精神上的確有些刺激,但生活質量委實太差。正想著,他就啪得打掉了自己的脖子上的蚊子。

一行人都抹了同樣的驅蚊水,就他效果不顯!

他看著身邊嗡嗡朝自己打轉的蚊子,雞血小劍突然從腰際飛出,直接將蚊子戳在樹幹上。

易絕和壽南山同時朝他看過來。

壽南山怕易絕質問,立馬上前一步,正要解釋,就見他又慢慢地挪開了目光。

壽南山:“……”

差點忘了,質問是用動嘴巴的。

*

盡管中途改道,但寧越本就在他們前進的路線上,並不會白費功夫多走冤枉路。

傅希言和裴元瑾悄悄商量定,準備直接從寧越去明州。他們問過小皇帝,明州知府雖然不是鐵杆保皇黨,卻是先皇在位時期的進士,和攝政王那邊沒什麽瓜葛,也能幫他們出海。

此去明州,多是山路,他們應該能夠在追兵趕到前,將小皇帝脫手。

傅希言說:“早知如此,我們當時應該直接從臨安去越州,反倒繞了一圈。”

裴元瑾說:“你這麽想,追兵也會這麽想。所以,他們應該猜不到我們改道。”

不過在改道之前,他們要先和一個人會合。

*

柴密的確沒有想到裴元瑾這行人竟然這麽隨性,劫持皇帝逃命的大事,竟然說著說著就改變了方向。不過他們目前追蹤的方向並沒有錯。

他一邊以捉拿朝廷要犯的名義通知嚴州和寧越布防,一邊親自帶人朝著寧越的方向追蹤。

宋旗雲跟了一天,便借口他們腳程太慢,獨自脫離隊伍不知所蹤。

祝守信知道裴元瑾身邊有個武王,宋旗雲這個戰力至關重要,奈何他位卑言輕,嘴巴剛張,對方就連影子都沒有了,一時又氣又惱,只能加緊催促柴密。

如今柴密手下掌握著近千人,有六扇門的捕快,也有禁軍,看著人數眾多,可是放到林中,很快就被淹沒了,想快也快不起來。

好在老天待他不薄,有個腳程快的捕快很快發現了裴元瑾丟棄的那條戰船。柴密親自帶人在船上進行了一番搜索後,找到了小皇帝故意塞在桌子接口夾縫裏的一截內衣。內衣上有龍紋暗紋,可確定身份。

知道自己的方向沒錯,他和祝守信等人都是精神一振。

祝守信說:“他們在此棄船,定然是上岸了,我們去岸上找。”

“等等。”柴密說,“他們上次棄船,特意將船只打碎,散落四處以掩藏行蹤,這次怎麽會將船正大光明地放在這裏?”

自從有了柴密,祝守信就把腦子落家裏了,直接問:“你覺得為何?”

柴密說:“應當是障眼法。有可能江上另有船只接應,或者,特意派高手將船送到此處,再施展輕功離開,讓我們在這裏虛耗時間門。”

“那怎麽辦?”

柴密雖然猜中了傅希言的布局,卻也不敢粗心大意:“先問問附近有沒有人看到這艘船是什麽時候停泊在這裏的。”

這件事不用他吩咐,手下的捕快也早就自發地跑去找目擊證人了。

也是趕巧兒,正好有樵夫每日在附近來回,確認了這艘船出現在的時間門應該是昨天傍晚之後,今天淩晨之前。

“那就是昨天夜裏。”

柴密眼冒精光:“他們離我們並不遠。”

“留下五十人在附近繼續搜索痕跡,余下的人隨我繼續往前追!”

*

儲仙宮駐臨安四大主管事,風部的應赫和雨部的王發財都已經跟在裴元瑾身邊,電部的沈伯友因為趙通衢的關系,不敢讓其參與到這次事件來,只是吩咐留守的人在他們走了以後,通知沈伯友鬧出點動靜,轉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余下一位雷部主管事張巍,原先是綠林大盜,裴元瑾了解之後,發現對方尚存幾分俠義,不但經常接濟貧民,還建了一座慈幼院收留孤兒,投靠儲仙宮也是為了洗白自身,畢竟,他一個人跑容易,但帶著一院的小孩子可不容易。為此,裴元瑾盡管當時內心不喜,還是捏著鼻子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