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上手術台(第2/3頁)

理智告訴周森,不該陪這個才認識的娜塔莎大夫去瘋,但是,另一個聲音告訴他,這是這個叫加列金的孩子活在這個世上唯一的機會了。

當手術刀抓在手裏的時候,娜塔莎有些緊張了,似乎有一種下不去刀了。

“下不去刀?”

“不是,我只是沒選好下刀的位置……”

“要不然我來,時間可不等人?”周森也有些緊張,可是他是手術室內唯一的男人。

娜塔莎沒有把手術刀交給周森,而是深呼吸一口氣,然後一刀落下來,劃了開來,以下描述省略數百字,太血腥了……

這姑娘真虎,也真膽大。

吸走腹腔內的血汙,然後就是尋找出血點,找到給堵上,這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不容易了。

半個小時後,娜塔莎驚喜一聲:“找到了!”

然後就是封堵了。

手術耗時近兩個小時,最後完成的時候,娜塔莎幾乎累癱了,最後的關胸和縫合還是周森來完成的。

這部分他倒是輕車熟路,在家他沒少縫合雞皮和豬皮,縫合人皮其實差不多。

清理掉血汙,消毒,然後送入病房。

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現在能幫加列金的人就只有他自己了,若是能挺過來,就能活下去,挺不過來的話,那就很遺憾了。

“謝謝你,斯蒂文先生。”

“別謝我,人是你救的,跟我們沒多大關系。”周森也沒多待,人到了醫院,就跟他沒關系了。

何況,他也累的不輕,簡直就是連軸轉,也該回去休息了。

……

回到家中,洗漱了一下,再泡了一杯牛奶,喝了,上床睡覺,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七八點才醒來。

吃了點兒東西後,周森就在自己家裏擺弄自己剛從海參崴買回的那些草藥。

既然要開診所,得有藥才行,直接賣草藥可不行,得把這些要做成藥丸或者藥膏才行。

這還的需要工具才行,少不得還要找人定制一些才行。

周森得把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都一一列舉出來,可能有必要,還得再買一些回來。

不過這次不用再親自跑去海參崴了,他可以直接打電話給那邊下個訂單,讓那邊直接發貨過來。

這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就不用那麽麻煩了。

安娜正在廚房做午飯,克拉斯諾夫又過來了,還帶了一個人,是拉莫維奇的兒子。

他在拉莫維奇家見過的,只是沒怎麽說話。

“克拉斯諾夫叔叔,您怎麽來了,吃過午飯了嗎?”周森放下手中的活計,趕忙迎了上去。

“斯蒂文,我們剛從醫院過來,大夫說,拉莫維奇的手術在哈巴羅夫斯克沒有人敢做,如果想要做這種高難度的手術,得去海參崴或者其他地方。”克拉斯諾夫解釋道。

“那就去海參崴呀,你們來找我做什麽?”周森奇怪的問道。

“我們就怕海參崴也做不了,這來回的折騰給耽誤了。”克拉斯諾夫解釋道。

“不至於,既然大夫都告訴你了,海參崴可以做這個手術,應該不會騙你們的。”

“怎麽,還有難處?”

“去海參崴的花錢……”

“好吧,我先給你們拿點兒錢,你們趕緊帶人去做手術。”周森道,“但這錢不是白給的,算是借的,以後得還的。”

升米恩,鬥米仇道理他還是懂的。

周森也沒給太多,拿了三百塊盧布交給了克拉斯諾夫和阿莫維奇的兒子,讓他們去了。

這哈巴羅夫斯克是遠東軍區的首府,這裏駐紮了大量部隊,部隊是有野戰醫院的。

這軍區醫院的醫療水平不差的,怎麽舍近求遠呢?

周森搞不懂,難不成軍區醫院不對平民百姓開放,他們有錢也求不了醫嗎?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蘇俄實施的是全民免費醫療的制度,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尤其是從制度建立到落實,那需要一個過程。

他有一套分級診療流程,但受制於一些地方條件,各地的制度實施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這裏,你可以開設專科診所,比如周森他可以專門看骨科,但不能開設全科診所,醫院自然不可能,因為這些都是公有的,私人診所只是很小一部分,算是個補充。

看病雖然不花錢,可一旦你在當地看不好病,那就要花錢了,真要做到你想怎麽治就怎麽治,那財政根本吃不消的。

就比如“赤腳醫生”制度,這個其實就是蘇俄先搞起來的,後來作為經驗傳到了國內,最後為了中國人的生命健康守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邊疆地區的醫療水平更加落後,這也是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的,得靠社會的不斷發展,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