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安藤盛厚(一)(第2/3頁)

“出來,怎麽出來?”

“別忘了,我們可是醫生,這裏的條件,一旦生了重病或者受傷,肯定無法處置,不運出去治療,必死無疑。”

“那蘇軍會把人送出戰俘營治療,還有,即便是要治療,也不會送去第一醫院以及告訴我們吧?”安娜小聲問道。

“那就只能約定一個時間,如果骨傷的話,到時會有可能會叫我去會診……”周森小聲道。

“這能行嗎?”

“不知道,現在只能見機行事,我們能有一次機會進來就不錯了,他們不會給我們第二次機會的,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只能放棄。”周森解釋道。

“嗯。”安娜點了點頭,周森還能想到這麽一個辦法,可她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這也是為什麽這一次任務是以周森為首,她為輔了,周森確實在許多方面比她強太多了。

而且男人更有先天優勢。

身高、體重之類的交給普通士兵都能夠完成,但是視力、聽力、肺部和心電圖以及抽血化驗這些就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來進行了。

還有戰俘精神方面的評估。

周森都懷疑,蘇方是不是想要從這裏的被俘的日軍基層軍官中策反一些人。

這也是情報部門的正常操作,彼什科夫也有借口介入戰俘營的工作,否則,他又怎麽能輕松的安排周森和安娜進來呢。

甚至戰俘營極有可能就是歸情報部管理。

一排排簡易的木屋,應該都是為了戰俘特意的修建的,比起鋼筋水泥的牢房來說,這些木屋根本不能束縛一個人的自由。

但是這裏駐紮一個連的蘇軍,不但四周高台架設機槍,晚上還有探照燈,不間斷的巡邏。

逃跑很有可能當場就會被射殺。

被俘,想死的早就死了,不想死的,自然不會再去尋死,能到這裏的,基本上都是想活著回去的。

有四五十間這樣的木屋,按照每一間木屋住十個戰俘計算,這裏關押的有四五百名戰俘。

能抓到這麽多戰俘,確實不容易。

不過經過了解,這裏不光又日軍戰俘,還有偽滿和百濟人,日軍戰俘約占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日軍戰俘還不到兩百人,而最早被俘,被轉移過來的,已經超過兩個月了。

最近的一批過來的也才一個星期左右。

一場大戰,日軍一個三單位的師團被打殘了,上萬人的傷亡,抓個一兩百俘虜也算正常。

大部分都是受傷,或者被炮彈震暈後被俘,所以,日軍戰俘囫圇個的不多。

絕大部分都帶傷。

而偽滿和百濟戰俘就好很多,重傷極個別,輕傷也不多,大多數都是囫圇個兒的。

蘇軍將軍官跟士兵分開關押,軍官的條件要比普通士兵好一些,夥食,衛生以及醫療都更好一些。

這就簡單多了。

只要不會混著關押,周森完全可以不去管士兵那一塊兒,這個安藤盛厚既然是個大尉,肯定是跟軍官關押在一起。

被俘的軍官不多,也就二十來人,軍銜最大的是個日軍少佐,當然,他是重傷被俘的,要不然,估計直接在戰場上把自己給解決了。

士兵的體檢先進行,因為人比較多,而且很多人身上都帶傷,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

周森被分配到檢查聽力。

這個工作難度不大,一共三個人,他和安娜,另外再給他配了一個翻譯。

但是這種不斷重復的工作,確實考驗一個人的耐心,被俘的日本兵是極為桀驁的,不配合的事情經常發生,尤其是看到周森這樣一副東亞面孔坐在那裏給他們做檢查,更是眼神表現出極度的仇視和厭惡。

倒是偽滿的俘虜比較聽話,尤其是聽到周森會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的時候,那跟是倍感親切。

至於百濟人,周森根本不開口,一律由翻譯跟他們對話。

聽力檢查是比較快的,而其他方面的檢查則比較慢了,尤其是視力檢查,耗時要比聽力長多了,所以配備了兩組人。

周森這邊一分鐘可以測三四個人,一個小時候下來,就完成了一半兒,然後休息一小會兒,再來一個小時,聽力檢查基本山就已經完成了。

而其他組那邊,最快的也就完成一半兒,他們估計吃午飯之前是無法完成任務了。

反正有一天時間,最多把後面給傷病的戰俘看病的時間壓縮一下,戰俘營也有醫生的,就是醫術水平稍微差了那麽一些。

娜塔莎把安娜叫去幫忙,他那邊負責檢查肺部,完全靠聽診器,要慢很多,人手又不夠。

周森可不會肺部聽診,所以就不去出洋相了。

他索性就去給軍官戰俘區了,單獨跟被俘的軍官接觸,當然還有一名翻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