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 營養過剩(第2/2頁)

隨著曹氏招安,在官方宣傳下海對岸大批移民的到來,當初“一人一個妹子”的土政策就在無聲無息中消亡了。

而妙樹大師在第一時間就又找了兩個妹子……那段日子裏,這貨沒事就去碼頭溜達,別人還在觀望時,大師就已經毫無廉恥地淫笑著從移民船上往下拉妹子了,場面極度不雅,給新社會抹了大黑。

這之後白樹超就順手把自己的三房小妾都培養成了“貼身護士”……好吧,這廝的偉大夢想終於實現了:愛崗如家。

……

就在這時,食堂的人送來了一個很復古的黑漆楠木三層食盒。

穿著牛仔褲,短跟皮鞋,早已從小丫鬟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大姑娘的荷月,這時趕忙接過食盒,然後和另外兩個“姐妹”一起,從裏面拿出菜肴擺在了桌面上。

然後白老爺就一屁股坐在了董強對面:“剛才又剖腹了一個8斤的胖小子,我說,這樣下去可不成啊,大胖小子越來越多,得想想辦法啦!”

“啊?”拿著筷子正準備挾菜的董強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張著嘴巴想想才明白了大師的意思。

剖腹產這種手術,或多或少對於孕婦再次生產是有影響的。尤其是對於缺乏藥品的赤崁醫院來說,剖腹產手術的後遺症要比後世多。

這種情況對於只生一個好的後世家庭來說,其實問題不大,或者說問題被掩蓋了:反正只生一個,剖腹也無所謂。

但是在17世紀這一條就不合適了:無論是帝國政府還是民眾本身,都是極度渴望增加新生兒數量的。

在這個年代,女性窮其一生,誕下三五個,甚至七八個嬰兒很正常,因為人們要跑贏高昂的小兒死亡率。一個成年男丁,頭上有三四個早夭的兄弟姐妹這根本不算新聞,而是日常。

而白樹超剛才話裏的意思就是:控制胎兒體重,增加孕婦順產概率。

順產是最好,最安全,成本最低的生產方式,而且沒有後遺症。在後世很多孕婦選擇剖腹產,一是對痛苦巨大的順產沒有信心,二來也是因為肚子裏的胎兒個頭太大了。

通常來說,以亞洲人的體型,6斤左右的胎兒就是最合理的。一旦胎兒的個頭達到了8斤,就需要注意了……胎兒的成長和體重關系不大,體重太高反而會帶來某些病症。

而某個小小的政權,最近居然也開始出現這種情況了:8斤重的胖娃娃越來越多,白樹超感覺吃不住勁了。

還是生活水平提高惹得禍:很多移民夫妻在這邊過上好日子之後,一旦女人懷孕,那麽以雙職工的財力,是很容易將母嬰都喂成胖子的。

這種只有在明國官紳人家才會出現的白胖小子,正在穿越眾治下迅速蔓延。

“這樣啊……嗯,這確實是個問題。”聽明白大師話裏的意思後,董強當即點點頭:“是要想辦法解決。”

做為院長的董強,更在乎的是剖腹產對於藥品和器械的消耗。

眼下的局面十分緊張:自產磺胺和阿司匹林,消毒酒精,碘伏,麻醉藥,生理鹽水等等這些最常用的外科藥品,“國內”目前還不能100%自產。

另外,包括各種型號的羊腸線,慕絲線,敷料,紗布等消耗品同樣也不能完全自產。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醫院已經將所有病號簡化成了前面說的“三種人”,但是每做一台剖腹產手術的話,還是等於少量消耗了進口配額……日積月累下來可不得了。

事實上為了能自產藥品和醫療耗材,曹川甚至專門“定向邀請”了兩位業內人士參加了穿越大業。沒辦法,這玩意太偏門,哪怕白樹超和董強這種經驗豐富的醫生,他們同樣也不懂慕絲線怎麽制作?

這還不算,除了人手之外,專用的制造設備也同樣要運到新世界。以上這些再加日常消耗,這就導致了醫療系統是僅次於工業和農業的第三大進口配額消耗部門。

所以事實上主政醫療系統的董強對每一處可能引起配額增加的苗頭都處於嚴防死守狀態。

至於妙樹大師……此君除了在大員島上的“內部小醫院”給穿越眾看看病之外,其余時間跑來大醫院做幾台手術就不錯了,不能指望。

“明天我列個孕婦食譜出來,先通知報紙推廣,然後再培訓護工和護士,凡是來醫院檢查的孕婦,都要合理控制飲食,不允許營養溢出!”

董強想了想後,斬釘截鐵地找出了對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