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

南望是秀才出身,寫報告這種事對他來說是輕松加愉快。

事實上如果把古代這些文人放到後世,那毫無疑問個個都是學霸。能在那種枯燥落後的教學環境中,把晦澀難懂,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搞懂背熟,然後再自己寫出文章來;這種人放在後世也一定能考進985。

在同期的情報局學員裏,南望比較偏科,大部分技能點都加在了“文科”上,這也是他能深造化學課的必要條件。他這種優勢是絕大部分同仁所不具有的,因為其他人光補習基礎文化課就要花費很長時間,007不是那麽好當的。

手捏一杆粗大的鋼管碳素筆,南望刷刷地寫著報告草稿。

由於缺乏關鍵零件:橡膠/塑料吸墨管,所以看似工藝更加簡單的毛細管鋼筆,窯區反而造不出來。至於那些需要活塞吸墨的早期貨色,這邊又不屑於造。

相反,在21世紀才流行起來的碳素筆,反倒貼合了眼下的工藝條件:窯區可以造出合格的油墨、海綿筆芯和筆杆。

至於要求最高的筆頭……這玩意穿越眾有生之年是做不出來的。要知道後世的圓珠筆頭可是連首輔都頭痛的東東,網紅董太婆還抓緊機會蹭了一波熱度,繼汽車、手機、芯片後,又愛了一波國,發誓要造出生產筆頭的核心設備,到最後又不了了之……

一根頭發的直徑是100微米,一個圓珠筆頭的加工誤差連3微米都不能超過。即便是碳素筆頭的要求低,然而穿越眾現在既沒有專用的特殊鋼,整個體系的加工精度也到不了微米級別,所以這玩意真心屬於“有生之年”系列,只能靠進口。

好在還有曹皇帝他老人家在,進口一箱筆頭就是幾萬個,足夠大夥眼下使用了。

未來等到窯區機加工技術升級後,還可以進一步壓縮進口物資的體積:只進口筆頭的圓珠。那樣的話,一箱就是幾十萬個。

當然,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要靠種橡膠樹,生產毛細管式鋼筆。至於筆頭的圓珠,這個只能留給子孫後代解決了。

……

諳熟情報局內部審查規則的南望,將報告分為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他自己過往人事關系的補充內容。裏面包括了南望和黃韶洲老爺,方唐鏡以及黃家其他人之間的交往親密程度,金錢往來等等信息。

這些補充內容是為了方便組織內部審查而寫的。之前他的档案中對這一塊沒有寫那麽詳細,現在出了方唐鏡這档子事,南望要想恢復聯系,就必須向“組織”提交這些內容。

他很清楚情報局的運行規則:報告內容之後會被發往杭州,由杭州站來組織審查,最後再將結果提交總局。

所以南望盡可能詳細地寫了報告:遮掩和遺漏都會造成審查困難,反饋回來後,對被審查人不利。

報告的第二部分是他擬定的“招募帶路黨”計劃。

這種帶路黨計劃現在已經很普遍了。17世紀正處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西方還在三十年戰爭和重商主義的泥潭裏掙紮,東方依舊在遲鈍地玩著家天下的古老把戲,無論東西方,這個時間段都還沒有建立起近代國家和民族的概念。

所以管情報的穿越眾後來發現:本質上是一些滲透,培養帶路黨的行為,在這個時代根本就不會受到社會譴責和土著的警惕。

除了一部分沒事就把“世受皇恩”掛在嘴上的士大夫外,其余明國各階層,可以說壓根沒有什麽“保家衛國”的先進理念,招募起來都是很方便的——給好處就行。

所以南望今天就抓住機會,將拉攏黃家的建議寫在了報告上:帶路黨也分先來後到的,49年反正的,事後評級都要低一档。

這個拉攏帶路黨的計劃對於南望來說是公私兩便。

於公,為組織在江南地區拉攏,招安一家土著縉紳,這怎麽看都是一件好事。

於私,當年他落魄時第一家打工的就是黃府。黃老爺為人練達,待他以誠,方唐鏡又是他摯友,所以南望在這種時候,無論如何都要幫黃府一把的。

南望是帝國最精英的一批土著人物,他可是有資格看“內參片”的。所以南望知道,將來遲早有一天,江南的縉紳會被那種發射銅彈殼的大炮清洗一遍……只有帶路黨會例外。

所以他現在迫切需要開始引導黃府,而引導的第一步,就是提交報告,以求上級批準。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名正言順地調動一些資源,順帶傳遞一些信息給黃老爺。

隨著南望奮筆疾書,不知不覺天色已經黑了下來。起身拉上窗簾,點亮書桌上的煤油燈,南望低頭將已經寫好的草稿復核一遍後,又拿起一張印著紅色情報局擡頭的信紙,工工整整地謄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