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節 肥羊

波濤不驚的鯉魚門水道中,一串掛著白帆,船體修長的風帆炮艦正魚貫而行。

鯉魚門自然就是後世位於港島東端的海門了。寬度不足500米的狹窄海道,此刻正被一群有情懷的人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由於過了廈門後不再有補給港,所以為了節省燃料,艦隊便開始利用風帆航行。即便是這樣,擁有船型、輪舵,動力帆裝等結構優勢的快速艦隊,依舊在偏風中保持了平價7節的航速,遠超這個時代的所有船型。

用兩天時間跑完廈門到香港的400多公裏海程後,艦隊在7月17日一早,來到了鯉魚門。

原本按照司令王博的意思,既然到了香港,那麽艦隊肯定是要走南線,去南丫島轉一圈給劉大幫主打個招呼——劉香大幫的駐地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主力就在南丫島。

劉香因為是南丫島生人,所以他通常到廣東後都會把駐地放在這裏。17世紀的劉大幫主不會想到的是,在後世,他會因為是南丫島唯二的兩位名人而時常被人順便提起……另一位是發哥。

然後王博王司令的提議就被否決了。要知道船上除了他之外,還有一票張冬東這樣的閑雜旅客。客人自然不想去什麽狗屁南丫島:既然都到鯉魚門了,那麽穿過水道去看看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不好嗎?

於是王司令只能可恥地被遊客們打敗了。好在這一趟艦隊的任務只是打通珠江航道,並不是去消滅劉香主力,所以王司令也只能無奈下令艦隊走鯉魚門水道了。

穿過鯉魚門後不到十裏路,便是在穿越眾裏如雷貫耳的銅鑼灣。船上大部分的乘客現在都是三十多歲的年齡,銅鑼灣,尖沙咀,陳浩南,這些名詞恰恰是他們少年時抹不去的回憶。

然而現實必定會讓大家失望的。17世紀的銅鑼灣,中環,以及水道對面的尖沙咀,哪裏有半點東方明珠的影子?映入大家眼簾的,不是高聳的大廈,而是蔥郁的植被,破爛的漁村;出現在望遠鏡裏的,不是皮褲浩南哥,而是面黃肌瘦,沒得褲子穿的漁家仔。

“真他娘的沒勁,等老子司徒浩南將來退休,就把這片都開發了!”情報局副局長馬躍穿著一身南京緞子員外袍,頭上紮著發髻,脖子上掛著單反,正悻悻收起手機,不打算再拍照了。

是的,在看慣了十七世紀原始風光的穿越眾眼裏,香港島上這點植被還真不值得自己再浪費手機內存。至於單反就更不用說,還不如去拍點妹子呢。

聽到老馬瞎咧咧後,另一位穿著直綴,頭頂方巾,指頭夾著香煙的中年文士頓時嚷嚷起來:“老馬,這可是你說的,大夥今天都是見證啊,到時候這塊地就優先分給你!”

說話的是丁立秋。此君原本是在福建擔任將軍府師爺的,還指揮過龍巖縣剿匪。這次開荒廣東,丁立秋就順理成章成為將軍府在商業方面的總代言人;計劃中他是要常駐廣州城主持大局的,位置很重要。

聽到丁立秋說話,剛才還氣吞牛鬥的馬躍頓時萎了:“那是司徒浩男說的,跟我沒關系!”

船頭一幫人哄笑起來……

在舊時空,香港先是殖民地,之後又因為東西方兩大對立陣營的緣故,橋頭堡被硬生生擠壓成了一個高度濃縮的畸形都市。

然而在穿越眾這個位面,沒有了獨特的歷史機遇,香港島終歸只是一座關注等級非常低的普通島嶼罷了——沒有哪個穿越眾會放棄自己在大都市的土地份額,轉而開發這裏的。

船隊穿過港島後,又很快穿過了狹窄的汲水門。此刻海面上風平浪靜,雄偉的汲水門大橋和青馬大橋完全沒有蹤影。

過了汲水門,就是喇叭型的珠江口了。按照計劃,船隊現在需要在珠江口轉一圈,跟周圍的勢力打打招呼。於是王博便下令船隊降低航速,提高警戒等級,注意搜尋異常情況。

略略降低速度,走“之”字型路線的船隊,在午後時分駛過了深圳灣。就在桅杆上的瞭望手已經能望到珠江窄口的龍穴島時,從艦隊打頭的一艘護衛艦“綠島”號上傳來了消息:發現海盜。

……

葛二爺這會心情不大好。

身為劉掌櫃麾下的嫡系小頭目,他已經是第三次率隊來珠江口抽水了。想想那些迄今為止為都沒有辦過肥差的廢柴們,理論上他應該興高采烈才對。然而算算今天艙裏的收獲後,葛二爺的心情頓時變得極度惡劣。

站在自家這艘大鳥船的船頭,伸手進褲襠抓幾把癢,一臉水銹,滿口黃牙的葛二爺不由得對著珠江伸了伸脖子。他現在無比希望上遊能再下來幾艘商船。

“娘的,肥魚一日少過一日,這地界不能待了。”

和之前出來設卡抽水有明顯對比的是,最近這段時間,從珠江上遊下來的商船日漸稀少。即便是海盜們將“創收”方式從搶劫改成了抽水,也沒有止住商船大幅減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