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節 擴大會議

南澳島是廣東距離台灣的最近點,距大員不到180海裏。此處位置緊要,“閩、廣上下要沖,厄塞險阻,外洋番船必經之途,內洋盜賊必爭之地”。

有明一代,南澳總鎮府的主人統統是副總兵。而到了清代,由於海上局面愈發復雜,洋人勢力大增,所以南澳鎮守就提格成了總兵。

截至清末,兩朝共有總兵、副總兵約170人次坐鎮南澳,維持東南海防。包括大名鼎鼎的國姓爺,當初也是在總鎮府內的校場上和親兵們練過把式的。

而在穿越眾這個位面,1629年的11月1日,南澳總鎮府又迎來了最新的一位主人:新科副總兵曹川(偽)。

在拜別了一幹廣州城裏的文武官員後,帶著從白鵝潭分兵出來的四艘機帆戰艦,張冬東趕到了位於潮汕外海的南澳島。

坐在略顯破舊的公堂上,遠望著殿前大校場上那些蒼翠的古柏,再低下頭看著堂前跪了一地的營官和衛所頭領們,張冬東伸手捋了捋自己好不容易蓄起來的胡子,然後便開始發號施令了。

首先是“會操”。南澳島上不光有兩營募兵,還有包括本地衛所在內的一批農業兵。

鎮台大人這邊自然不會客氣:不管什麽狗屁農奴叫花子,也不管那些被吃空額的營兵,統統都坐船給老子去台灣會操,檢驗檢驗你們平時的訓練成果——等這幫人走後,自然會有訓練好的正規士兵前來換防,有兩個連的火槍兵就足夠了。

當然了,如果堂前跪著的這幾位軍官不願去台灣整編的話,那鎮台大人也不會難為他們。就像後世的裁員安置一樣,幾位軍官自可找門路調去其他防區,大人絕不會留難。

聽完大人吩咐後,跪在堂下的小官兒們不由得面面相覷,一臉苦像。

然而新任的鎮台大人壓根沒把這些貨色當會事,揮揮手就讓他們退散了。路已經給了出來,自己回去考慮。膽敢挑事的話,革職拿問就在眼前,理由嘛,很簡單:吃空晌。

用五分鐘時間將島上的一票下屬打發掉後,張冬東又開始和同來的沙正明他們商量起遷民一事來。

南澳島上不光有駐軍,還有不下於六千人的漁民和農民。這部分人也是陸續要轉移走的。無論是去台南的大田裏當農工,還是去機帆漁船上捕魚,他們創造出的財富都會十倍百倍地增加,遠不是窩在這片島嶼上能比擬的。

所以遷民這項政令接下來也必須要執行。

當明國士兵和居民都遷走後,南澳島就會蛻變成一處海軍基地。至於島上原有的那點薄田和遍布的烽燧,這些都會慢慢荒廢。

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因為本位面的南澳島,不需要像明清朝廷那樣承受周邊各方的軍事壓力。所以對於穿越眾來說,南澳島除了是朝廷規定的總兵衙門駐地外,其余的功能逐漸都會退化,乃至徹底放棄。

當前的戰略態勢是這樣的:海軍已經擺平了廣東洋面上的大股海盜集團,目前正在調兵遣將,準備湊齊一票適合淺水地形的小型護衛艦後,將廣東沿海也拉網清理幾遍,徹底消除零散海盜。

在這個過程中,南澳島將會扮演粵東剿匪補給基地的角色。

而在這之後呢,南澳島的戰略地位就會急劇下降。因為當廣東沿海的海盜都消滅幹凈後,海軍下一個目標就會變成澳門的葡萄牙人,再之後又會變成廣東廣西內陸的江匪湖匪。

總之,和歷史完全不同的是,未來整條戰線都是逐漸在往東南亞和明國內陸方向不斷推移的。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遠離戰區的南澳島也會逐漸變成“安全區”,用不了兩年,南澳島除了那座總鎮府和後世一樣會成為旅遊景點之外,其余的還就真沒什麽價值了。

所以清楚未來規劃的張冬東他們是不會在這座島上多花心思的。將來軍民都遷走後,頂多把碼頭修繕一下,能維持住部隊剿匪的烈度就可以了。

幾位坐在堂上穿著官袍的大員,很快就將南澳島未來的規劃定了下來。

這之後就是施行了。

很快,在鎮台大人接管衙門24小時後,就有一隊新閘船從台灣方向開了過來。

這支船隊除過裝載了一些建築工人,材料和工具外,其余就是一個營的正規士兵。

拿著火槍的士兵下船後,很快在軍官帶領下,先行包圍了那兩營水軍的營地。到了這時候,原本還在猶猶豫豫的兵將們頓時傻了眼:原來鎮台大人不是玩嘴炮啊?

就這樣幾乎是在半強迫的狀態下,兩營駐防兵馬就被趕進了船艙,直接發包去了台灣。

接下來的遷民工作就不用這麽魯莽了。

將軍府先是派人去各個漁村抽了些有威望的,然後將這些宣傳隊送去了台灣。等過段日子這些人回來後,就會有很多人跟他們走了……後世那些當包工頭的,就是這樣回去忽悠老鄉的,臨了還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