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節 賊巢穴

時間倒回內閣開完勤王會議的當天。

黑藍色的海水翻滾起伏,一陣陣鹹風從水面掠過,帶來了大片的蕭瑟,令冬日的海濱寂寥緘默。

由於緯度和溫度的關系,在東亞的海面是很少能見到透明海水的。那種清澈無比,能看到水底遊魚的海濱浴場,通常只會在熱帶和終年溫暖的地中海出現。

所以當生活在大陸的漢人站在昏黃黑藍,驚濤拍岸的海邊時,是不會有什麽詩情畫意和來自熱帶的慵懶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凝重至遠,各種胸懷大志……曹操當年站在碣石上可以高喊出千古名句“割以永志”,但他一定沒有在海邊開度假酒店的意識。

這種被環境培育出來的思維模式是很難改變的——除非站在海邊的這位古人是個穿越者。

身穿皮袍的熊道此刻立在礁石上,一邊眺望著遠方黑沉厚重的雲層,一邊卻在思考著很多輕松的問題。譬如:是時候開個場子,養些姐兒,把這幫農民工的薪水都收回來了。

就在熊道背後,一片精致的港口工業區正在不斷擴張中。

六米寬,中間畫著白線的水泥港口大道和海岸平行,左右兩端依次連接著工業區、碼頭區、倉儲區和商業區,這些都是上海港的核心建築。

碼頭區由兩條石碼頭和兩條木碼頭組成。兩條長長的石碼頭是為大噸位海船準備的,為此港務部不惜花費了巨大代價。這裏面不但包括了整整半年時間和大量的巖石、水泥、鋼網,還包括了上千名工人的工時。

碼頭區鋪在地上的小鐵軌上,不時有馬車或者用人力推動的小貨鬥滑行而過。沿著鐵軌的路線橫穿港口大道,就可以到達被圍墻和大門隔離的倉儲區。

幾排刷著白灰,用紅磚蓋起來的大倉庫整齊地矗立在貨場。這些平頂,長方形,具有整齊幾何線條的的倉庫在明人眼裏是有點怪異的。事實上為了防火,倉庫群在結構上就沒有采用任何木料。除了紅磚外,大跨度的屋頂是下了血本用鋼筋水泥鋪起來的。

身穿藍布作訓服,頭戴短檐帽,提著步槍的守衛不停在倉庫區巡邏。這些人和倉庫屋頂的瞭望哨,以及兩台“國產”杠杆式消防車構成了倉儲區的盜警體系。

跨過倉儲區,順著狹窄了一半的水泥路一直往西,大約走一裏路後,在當初的張蘇灘雜草場裏,便是商業區。

由於時間和側重點都不在這方面,所以商業區的建設是目前最滯後,最潦草的。這裏沒有鋪裝地面,只是在混合了石灰的三合土地上建起了一些明人熟悉的普通建築:酒肆和大車騾馬店。

然而商業區就是商業區。在開建的那一刻,喧囂吵鬧就一刻沒有停止過。大批蜂擁而至的各色人等帶來了無窮的活力和豐富的信息,來自各地的商人們駕著大車,劃著舟船,紛紛匯集到了這片荒灘上。沒有人在乎住宿環境的好壞,人們的眼裏只有商機。

於是在張蘇灘周圍,很快就有人私自搭建了窩棚和草屋,為一些住不上客棧的小商人和他們的夥計提供了棲身之所。不要小看這些窩棚,就像後世東京的膠囊公寓一樣,窮鬼是住不起的。大批來港口扛活的農民工,迄今為止還在更遠的左家村裏擠著呢。

上海港的修建令周邊的商務活動瞬間被吸附了過來。像之前快要被撐爆的杭州塘莊河碼頭,一夜間便得到了解放。

每當從南方駛來的船隊停靠在上海碼頭,都會引起商業區裏一陣波瀾。各種工業品的現貨價和期貨價瞬間就會產生波動,商人和掮客們便紛紛開始活動起來,大量或明或暗的交易開始出現。

在碼頭區和商業區南邊沿海大約一公裏的位置,始終有一股白煙在不停冒出。

而冒出白煙的地點,則是工業區的核心建築:鍋爐房。

鍋爐不但給周圍的工業區提供了清潔的熱水,還提供了熱能,令某些工業半成品的加工成為了可能。

說到煙囪冒出的白煙,這種17世紀的環保措施還真不是穿越眾願意看到的——需要加一些環保除塵設備後鍋爐煙囪才會冒出白煙,這無疑增加了建設成本。

然而考慮到上海港如今舉步維艱的樣子,最終港務局還是給這台不大的鍋爐安裝了除塵設備:人言可畏,每天都冒著滾滾黑煙的大屋,沒準裏面就在燒些骸骨死嬰之類不詳的東西?

在燒鍋爐的同時需要顧忌到當地的輿論環境,這本身就體現了熊道在這邊的弱勢。穿越眾在窯區的鍋爐房可不需要考慮什麽白煙黑煙的問題。

事實證明,在江南反動士紳大本營搞工業建設,反彈還是相當強勁的。

自從當初被熊道打了一個偷襲,征下來張蘇灘和左家村兩塊連片土地後,迄今為止,熊道再沒有能買到一塊連片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