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節 服了

當第一艘攜帶著罐頭食品的運輸船從台江出發,千裏迢迢來到天津外海時,時間已經來到了二月下旬。

此刻的台灣,正是一年中氣候最好的時候。氣溫不冷不熱,蚊蟲稀少,植被剛剛開始新一輪繁茂,萬物復蘇,綠意盎然。

而遠在千裏之外的北方,卻依舊籠罩在小冰河時期的列風和霜寒之下。整個北方大地一片肅殺景象,山野上凍,荒原蕭索,入目處殘雪遍地。

“噗”的一聲,一根草梗被吐到了樹下。

做出如此不文明動作的,是飛虎營甲隊副隊長梅撫西。

梅哥兒已經沒了當初那副公子形象。一個多月的高強度騎兵訓練,洗去了他身上的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粗糲精悍之氣。

此刻的梅撫西,一身綠色軍大衣,正大馬金刀坐在樹樁上,皮靴踩著腳下的雪泥,背靠一根小樹。他左手拿著灰色的軍用大水壺,右手夾著一塊肉餅,正懶洋洋地一口水,一口餅。

梅撫西這隊人數量不多,總共只有十一人,二十二匹馬。現在他們的位置,是在河北平原,唐山以北的燕山支脈裏。

蒼茫雄壯的燕山山系,自西而東綿延八百裏,從北方張家口一直延伸到渤海灣旁的山海關,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政權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屏障。

從天津衛城往北一百五十裏,便能到達燕山最南邊的一片分離余脈。這片余脈自唐山以北算起,南北寬度大約有五十裏。

在這片支脈和燕山主脈的茫茫山系中間,正好有一條連接著山海關和北京之間的平坦走廊,可以供大部隊通過。

走廊沿線的城池關隘,包括薊州、遵化、遷安、灤州、三屯營、喜峰口等處,無不是咽喉要地,在歷史上都有濃墨伺候。

如今已是一六三零年的二月下旬,整個京圜一帶的戰爭局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從這個月開始,盤踞在京城腳下的八旗大軍開始陸續調頭,皇太極親率精銳,將上述這些城鎮關隘一一攻破,從而引導大軍北返。

八旗大軍之所以要徹底打通這條走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之前入關時八旗東西兩路大軍的進軍路線,是破開喜峰口、龍井關、大安口等幾個長城上的關隘,輕兵入關,然後打通遵化和三屯營這兩個關鍵節點,再順勢直撲通州,兵圍京城。

而到了現在撤軍時,由於幾個月來八旗兵已經在京圜地區搶劫了大量的財貨糧食和人口,部隊變得膨脹緩慢,所以皇太極必須要將整條後路打通,以便緩慢的大部隊通行。

於是在整個二月份,走廊地帶便聚集了大量的八旗部隊、輜重和被俘虜的明人。

與此同時,已經磨合了一段時間的飛虎營,伴隨著整只隊伍技戰術的提高和信心的增強,士兵們也逐漸在向天津北方靠近,將觸角延伸到了燕山余脈一帶。

飛虎營的編制是這樣的:五個百人隊組成了基本結構。這其中每一個百人分隊,都細分為一個偵察兵隊和九個普通騎兵小隊。

在明人這裏叫做“夜不收”的偵查隊,通常由技戰術高強的副隊長帶領。而每個分隊的隊長,則由老成一點的商隊護衛來擔任。

這些人常年護衛商隊去口外,不但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而且懂得審時度勢,正適合高層對飛虎營目前的定位:打輔助。

身為天津衛有名的“少俠”梅撫西,這次建軍伊始,便靠著自己過硬的馬上功夫,撈到了一個副隊長的位子。

他和他手下的九個尖兵,這段時間經受了相當嚴苛的訓練。由於成績突出,所以在這次全軍北上進入燕山余脈的行動中,甲隊下轄的偵查分隊便擔任了箭頭任務,出現在了行軍方陣的左上角。

……

就在梅撫西坐在冬日枯幹的雜樹林中,咽下手中最後一塊幹糧時,一旁傳來了細微的“噠噠”聲。

梅撫西不用回頭,就知道消息來了。

傳出“噠噠”聲的,是一個包著花布兜的鐵匣子。這個花裏胡哨的鐵匣子,是被一個五短身材,同樣穿著花衣的特戰隊員背在身上的。

總數只有五十人的特戰隊員,在前期的訓練偵查階段,是分散在各個騎兵隊中擔任編外通訊官的。所以梅撫西這支走在大部隊前方的偵察隊,理所應當地分到了一個。

這位通訊官不是別人,正是國士/禦賜少尉軍銜的特戰隊員陳火丁陳二爺。

如今的陳二爺,正式身份是帝國特戰隊小隊長,臨時兼任飛虎營甲隊的通訊官。

聽到背負式電台傳來信號後,陳二爺伸手拿下手咪和耳機,然後嘀嘀咕咕開始和信號另一端通起話來。

特戰隊這次北上,使用的戰術電台一共有兩種。

一種是VHF單兵電台。VHF段的頻率在繞射和地波傳播方面比較強,但是對建築物的穿透力差,所以正好做為山地或野戰單兵近程通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