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節 老孫頭(第2/2頁)

然而從最近老孫頭接到的一些情報來看,這位從南方來的總兵,所到之處商賈景從,南貨滾滾而入,儼然是一位當代陶朱的架勢。

所以老孫頭就想和曹總兵多接觸一番:獨一無二,能自己養活自己的軍頭,從長遠來看,是要比關寧軍更值得探究的人物。

於是孫老頭便提筆給曹總兵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內容很對軍閥胃口:老孫頭不但對草莽出身的曹某人溫言勉勵,還鄭重對這種千裏浮海勤王的精神表示了贊賞。

與此同時,老孫頭在信中還許下承諾:只要曹總兵能在後續的勤王戰役中再立新功,那麽他一定會在皇上面前為將軍請功,這是朝廷肱骨應有的待遇。

結果老孫頭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件,最終換來的,卻依舊是曹將軍那一套說辭,只不過更加客氣了一點:待手中南兵痊愈,曹川必提兵北上,和韃虜決一死戰,以報學士大人厚愛雲雲。

事情到了這個程度,孫承宗也就沒有辦法了。朝廷之所以能調動天下軍隊,靠得不外是糧草餉銀。現如今這姓曹的既然不缺銀子,那麽孫承宗也不可能調得動這支部隊,人家想賴在天津多久都是可以的。

於是雙方的第一次接觸就這麽草草收場了——老孫頭統領幾十萬大軍,沒功夫和曹總兵再耗下去。而穿越眾這邊同樣在做戰前準備,大家都很忙。

……

匆匆一晃,十天時間就過去了。

到了三月二十五日這天,老校場上旌旗招展,方陣豎立,一千名帝國士兵和土著騎兵組成的混合部隊,士氣飽滿地參加了誓師大會。

坐在點將台上的曹總兵和新任的飛虎營營官張中琪,分別發表了講話。

講話內容很庸俗,無外是服從命令聽指揮,將軍大人一定不會虧待大夥,要銀子有銀子,要官職有官職——曹將軍承諾,今趟事了,飛虎營不會解散,大人還會花銀子養著大夥,天天洗澡吃豬頭肉按時發餉的日子還會繼續下去。

校場上一片歡呼。

土著士兵對這一套說辭深信不疑。這段時間在飛虎營的遭遇,令讓他們對曹總兵兌現承諾的能力有了深刻的認識。所以今天的老校場裏,殺氣震天,怒吼連連,士飽馬騰,大夥就等著去殺韃子建功立業了。

土著士兵的心態轉換連他們自己都感覺到了不可思議。

一開始這些人以為自己是縮在後方,隨時能跑路的那種輔兵。結果在這個完全不同的軍營裏訓練作戰了一段時間後,他們的跑路能力大大增強了,但是現在所有人都恨不得去幹幾個韃子來下酒……

明人不懂得什麽叫做軍隊組織能力,但是他們實打實感覺到了自己能力的提升和心態的變化,這些在今天的校場上,都轉化成了明軍最缺乏的,和敵人作戰的信心。

於是乎,在最後的口號聲完畢後,千人……大軍開拔了。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其實在誓師大會之前的一天,由五十輛大車組成的補給品運輸隊,已經提前出發了。

從天津到北邊的燕山余脈,距離是150裏。大車隊按照計劃,將會在不受到騷擾的情況下,一直在兩地穿梭,給部隊提供補給。

這樣一來,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否則飛虎營的士兵就可以全體投入作戰,不用再來回載運糧草。

從校場出發的大股騎兵,當天晚些時候就在半路超過了大車隊,徑直往北方趕去。

這一次的勤王軍,明面上是曹總兵親自出馬,實際上張冬東出城轉了一圈後就回去了。他的長項是坐鎮中樞和各方勢力打交道,行軍打仗和他沒關系。

真正負責指揮部隊的還是錢鐵山,新來的張中琪,會作為明面上總兵的副手接管飛虎營。戰後他會拿著功勞換一個高階武將軍銜,以方便日後逗留在北方。

整個隊伍出發的順序,是按照特戰隊—飛虎營—近衛營這樣陸續出發的。

飛虎營的編制雖說還是五個百人大隊,但是這一次出發後,隊伍之間明顯加強了溝通,士兵們被告知,大家隨時會集合成一個整團作戰。

然後在出發後的第二天一早,飛虎營就全體沖進了北方的燕山余脈。士兵們開始在電台指揮下,分散開大肆搜山,毫無顧忌——八旗主力已經出關了,這時候還顧忌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