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節 初見(第2/2頁)

臨海的登州城自然也不能脫俗。公文到達巡府衙門的當天,某些人群就已經開始騷動了。

鑒於以上種種原因,當一路磨磨蹭蹭最終趕在關外大敗那一天終於到達登州的北上支援團隊下船伊始……面對的卻是一個龐大、包含了登州各勢力、充滿善意和熱情迎賓團隊。

沙正明等人也沒想到結局會變成這樣。

親自帶著大批本地官員出迎的孫元化,情緒緊張,貌似還有點受寵若驚的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外圍那些綾羅綢緞大腹便便,永遠也不會缺少的“父老郡望”們。

……

且不說緣由,既然本地勢力全方位表達了善意,沙副將一行肯定是就驢下坡,迅速開展工作。

當天晚些時候,巡撫衙門少見地門戶大開,擺起了流水席。由登州本地“父老”,以及早就到達的隔壁萊州“父老”聯合敬獻的各大酒樓名菜,猶如不要錢一般送上了席面,場面比孫元化到任時候盛大了太多。

這期間身為主客的沙副將,終於有機會回答了一些主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譬如,曹伯爺今趟緣何未到?

古代信息傳遞艱難,所以在這之前,登州方面接到的消息,只是籠統的說南方有船隊前來增兵,並沒有詳細告知將領幾何軍丁幾何。

所以本地官員還以為又和上次勤王一樣,曹伯爺帶隊的。

沙正明這會趕緊給大家解釋:在收到朝廷的軍情通報之前,曹大人就已經率麾下主力去海東和薩摩耶國爭奪商路了,人並不在廣東。

而當廣東留守的沙正明接到軍報後,雖說“心憂君父”,但又苦於大軍遠走,於是他只好帶著僅剩的一個營頭不遠千裏來助戰。

聽到沙副將這一通解釋,主人們紛紛表示理解。畢竟每回都麻煩曹大人帶大軍跑來給朝廷解圍也不太現實,人家海商出身,海貿才是安生立命的根本。

然後沙副將將張中琪推了出來。

身為北方三人組之一的張中琪,在穿越者內部的軍政排位中,其實是和沙正明同等級的。

在之前的布局時間裏,張中琪因為工作需要,公開身份只是一個小小把總。這次他臨時出面時間有點緊,官職來不及補,所以需要推介。

對於這位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所謂心腹把總,如孫元化這等文官是不太在意的。不過對於孔有德之流來說,這位就比較重要了,因為席間沒說幾句他們就得知一條重要訊息:張把總當初全程參與了勤王行動。

熱鬧的流水席在掌燈時分便漸漸散去。之後,援軍明面上的主將沙正明,單獨面見了孫元化。

此為題中應有之意。畢竟孫元化是登萊巡撫,是行動的總後勤官。不論客人想要做點什麽,包括今後在登州萊州境內借機進行工商業布局,那都是要提前和孫元化溝通明白的。

於是沙正明開宗明義,打開天窗說了亮話:有鑒於這次北上兵力不足,並且他沒有從曹伯爺那裏得到直接命令,所以這次出兵,他大概不會特別主動的和北虜交戰……

孫元化聞言表示理解,並且對沙副將這種直言不諱的作風表示了贊賞。畢竟老孫前些天剛剛被屬下一幹遼人軍將推過太極,所以他比較欣賞這種風格。

這一刻,心知肚明的孫元化無聲點頭,表明了同意的態度:兩家這一趟合兵後,出兵遼東是必須要去的,但是不追求戰果。

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說白了,這次戰役,真正唱戲的主角,政治方面是皇帝和孫承宗為首的築堡派,軍事方面是關寧軍閥集團;像是北來的曹氏部眾,抑或是登萊巡撫下轄兵馬,其實都屬於編外的吃瓜群眾。

誰拿好處誰出力,這是基本原則,所以孫元化的底線就是按照朝廷命令派兵出征交差。至於說派出去的兵馬能收獲什麽戰果……老孫自己都不相信。

歷史上老孫一再催促孔有德800騎兵上路,這中間給朝廷交差的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上十萬人的大會戰,800東江騎兵去了能怎樣?孔有德要是真有那個本事,也不至於被韃子天天追砍,被朝廷“削藩”當叫花子了。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如今朝廷對南方某總兵的猜忌之心早已不是什麽秘密。所以在孫元化這種士大夫看來,不論曹伯爺是去追哈士奇還是追薩摩耶,總之,像今天這樣少派點人來應付一下差事,真真是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