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節 討逆(四)

“tan cong……”

隨著整條戰線上的軍官齊聲下令,超過5000名北越士卒呐喊著從營地裏沖了出去。

這一刻起,南北越之間延續了短短幾年的脆弱協議蕩然無存,震天的戰鼓再次敲響。

三天前,當南越水師全軍盡墨於崢江口後,大喜過望的鄭梉一邊安排善後,一邊下令先期到達的軍馬對南越築壘區展開試探進攻。

這三天的試探進攻,在戰術上是必須的。

一方面來說,北越人的軍隊還沒有集結完畢,需要時間調集軍馬糧草。另一方面來說,人數超過10萬的大型戰爭,前期一定會有試探性交手,雙方都需要互相摸底,為之後的大規模攻防收集情報。

三天後,第一輪正式的大規模陸上進攻,突兀開始。

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用三天時間來進行一場大戰前的熱身,時間是肯定不夠的。不論是安南國還是這個時代的其他什麽國家,通常大型攻城戰都是以月為單位,用年為單位的戰爭記錄也是常事。

但這次不一樣。北越人的“太上皇”——來自明國的軍事觀摩團團長盛楠,在三天“摸底”調研後,直接了當建議北越軍開始陸上全面進攻。

盛楠挾海戰大勝之威提出的專家指導意見,北越人肯定是要慎重對待的。

當然了,之前炮艦轟擊升龍府的滾滾炮聲,也為盛楠的意見提供了有力注腳。

其實北越人心裏很清楚:這趟之所以大家夥勞師動眾人吃馬嚼跑到崢江,不就是因為“明援”這個核心推動力嗎?所以無論如何,只要盛楠提出的軍事計劃不是特別違背常理,不管心裏舒不舒服,自王爺鄭梉以下的北越決策層,都是大概率要執行的。

盛楠的思路很簡單:既然最終突破築壘區的決定性因素是外援軍火,那麽北越人的全面進攻就因該越早越好。

這其中還有隱藏原因。

從總的“國際”大局來說,越南戰爭只是新鮮出爐的大燕國整體南下戰略其中一環。這一環完成的速度越快,後方對於盛楠的評價也就越高。

至於說匆忙發動陸上進攻會導致北越人承擔不必要的傷亡……邪惡的帝國主義者是不會在乎炮灰死活的。甚至從某個角度來說,炮灰死得多一點,更有利於事後“長治久安”。

在軍事觀摩團提出建議之後,北越決策層經過討論,最後不出所料,正式同意開展大規模進攻。

如此重要的戰役,對於下一步要在南亞環境下經營/動武的某勢力來說,自然不能錯過,這都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於是當天一早,盛楠便早早帶領觀摩團的年輕參謀們坐船渡江,來到了前敵營盤,準備好了包括相機這種高端儀器在內的各種設備,準備抵近記錄戰役實況。

清晨,士卒們飽餐一頓後,文章開頭的一幕出現了。伴隨著悠長的牛角聲和軍令,北越軍隊從營地中沖出列陣,然後緩緩前行。

大批拿著木盾的士卒居前,手持勾槍和刀矛的士卒居中,後排是拿著火繩槍和弓箭的遠程部隊。

5000名士卒排出的橫排陣型,猶如一道黑色寬厚的潮水,塞滿了整個戰場正面。而潮水所要面對的,則是由不規則壕溝、拒馬、石墻、堡壘組成的近代防禦體系。

是的,在武器和戰術都激烈變革的十七世紀,得到弗郎機人軍事思想指導的南越人,於崢江南岸修建的這一處永備堡壘區,已經具備了後世防禦體系的很多特征。

除了囿於時代限制而缺少的鐵絲網機關槍之類的東東,其余方面已經和穿越者記憶中的土木防線差不多了。

時間不久,在步行了差不多一裏路後,潮水拍上了堤岸。

總得來說,這第一波大規模攻擊,其實還是試探性質居多,攻守雙方都沒有指望能產生什麽巨大戰果。

這一點從攻方的謹慎就能看出來。位於前列的士卒多數手持厚盾,這是為了抵消從對面射出來的鉛彈動能。而陣型中間的士卒,很多人手持勾槍,這是為了清理戰場上的障礙物。

氣氛越來越緊張,當進攻方接近到壕溝外50米距離時,仿佛約好一般,連綿的排槍聲和巨大的呐喊聲同時響起。

發出巨大呐喊聲的是北越士卒。前列的盾手在大吼的同時,紛紛舉起盾弓腰前行。到了壕溝邊緣後,這些盾手把盾牌支撐在了地面上。

而中間的士卒則開始用勾槍拉拽林立的拒馬。

天空中出現了影視劇中常見的一幕:黑壓壓的羽箭鋪滿了天空,視覺效果極佳。

北越人的三板斧發動的同一時刻,從壕溝對面距離不到20米的石墻和堡壘中,射來了第一輪排槍。

壕溝的距離是經過精確測算的,能發揮火繩槍的最大威力。所以盡管有厚盾遮擋,但在這種距離的密集射擊情況下,依舊有一層又一層的士卒伴隨著排槍聲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