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節 立錐

響亮的電流麥話音未落,一通雜亂的槍口焰就從灘頭陣地各處亮起。

雖說不大齊整,但鉛彈就是鉛彈。和子彈迎頭遭遇的土著猶如被汽錘砸過,伴隨著火槍轟鳴聲,當前一排人紛紛被打得仰倒在地。

正常情況下,突如其來的遠程打擊肯定會對土著有所震撼。不說掉頭跑路,至少土著在火槍面前聲勢大跌,猶豫惶恐的姿態會表現出來。

這種局面在之前多年的實踐過程中都有發生,已經成為了各部隊的常識。

然而今天不一樣。遭受打擊的土人只是短短一滯,旋即發出連綿怪叫,高舉手中武器,加速向灘頭陣地沖過來。

隨著雙方距離的拉近,原本處於雨霧和火光中的島嶼主人,在客人眼中,已經從影影綽綽變得清晰起來。

熱情好客的主人們,數量大概是客人的三倍,有兩三百人之多。

這些土著武士性別清一色是男性,普遍個頭不高。他們行動敏捷身材勻稱,臉上塗抹著白色泥紋,身穿蕉葉編制的披肩和腰裙,脖頸和手臂上有著用珠貝編制的繩結。

令隊員們驚訝的一點是,土著手中持有的武器,除了慣常見到的藤茅之外,還有不少反射著金屬光澤的鐵刀……是的,就是金屬刀具。

旋即,第二輪槍響。

這一次的槍擊效果更差,原因是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以及雨水。第一輪倉促射擊原本就亂了齊射節奏,第二輪射擊在雨水影響下,發火率降低的同時節奏更亂,變成了零亂散射。

零散射擊雖說也打倒了一些土人,但是失去了齊射所帶來的震撼效果。面對陸續倒下的同伴,土著並沒有喪失信心,他們散發著不明音節的吼叫聲反而愈發強力。

土著用吼叫壯膽,防守者也有聲控設備。

那個鎮場子的聲音又從喇叭中傳了出來。這一次三爺不再沉著冷靜,而是發出了激昂的怒吼:“二陣打慢槍!一陣的,給老子抄家什,並肩子上!”

區區幾十米沙灘路,土著花費不到一分鐘時間就能沖到近戰位。這點時間,在黑夜中,也就夠防守者打兩輪槍。

就這,隊員第一輪打出去的還是事先裝填好的子彈,否則最多打一輪。

所以當三爺發現,土著前鋒距離防線只有十多米的時候,他不得不命令部下停止裝填彈藥,全體換裝冷兵器,做打肉搏戰的準備。

這個準備時間非常短暫。十來米的距離敵人眨眼就能沖到。防守者不但要在這個短瞬更換冷兵器,前出防線調整陣型,而且要有一個短暫的前沖動作,以便獲得沖擊動能。

聽到三爺的軍令,連綿不絕的悶響聲首先響起。

事先分配好的二陣人員,對準敵襲的大略方向扣動了扳機。這一次是裝填了散彈的慢速槍,是最後一輪熱兵器火力。

黑火藥鐵砂槍,短距離射擊效果還行,一輪打倒不少敵人。

然而對於來襲者來說,已經付出這麽多代價和敵人面對面了,任何傷亡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鐵砂槍穿刺傷害太低。受傷的敵人除了被打瞎眼滿地亂滾的,居然有不少爬起來繼續作戰的。

終於,“殺殺殺”的吼聲響起。外圍50名事先定崗的一陣隊員,和數量三倍於己的土著武士短兵相接。

甫一接觸,對陣雙方各自都付出了嚴重代價。伴隨著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和切肉聲,被各種冷兵器招呼到的土著,這次再沒有機會爬起來了。

開拓隊員也同樣付出了代價。土著倒下的同時,同樣有不少隊員被茅尖穿透了胸口,被鐵刀砍中了脖頸,被吹箭射中了頭面。

短短一分鐘時間,慘烈的肉搏戰就令交戰雙方的傷亡數字大幅上升。

之前說過,開拓隊這種松散的結構,在日常訓練方面是比較寬松的。開拓隊允許隊員以小團隊面貌出現,使用個人趁手的冷兵器。

這種建軍模式有它的優點:部隊成型快,團隊配置靈活,能快速適應各種環境下的低烈度作戰。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開拓隊如此配置,就意味著不可能組成嚴密的軍陣來對抗敵人。

今天這種肉搏戰,換作是冷兵器部隊,哪怕是大明王朝的正規兵馬,也可以做到完勝——列出盾墻和長矛陣的正軍,能以極低的代價將來襲土著殺得幹幹凈凈。

然而開拓軍不行。失去了射程優勢和熱兵器優勢的開拓隊員,現在只能和土著以極高的交換比展開互搏……雙方都沒有著甲,雙方的陣型都差不多,雙方手中的冷兵器,都可以做到一擊致命。

到了這一步,位於後方坐鎮的吳三爺,事實上能做的已經不多了。他此刻站在沙袋上,面對著慘烈的戰場,一時間反而陷入了思考:怎會有如此之多的土人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