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節 勛章和墨寶(第2/2頁)

這兩個任命是題中應有之意。

不說黃忠二人命好,趕上了武漢站起勢這一茬。單說這幾日,自南望率領大部隊到埠,黃忠組將一應後勤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各種信息渠道收集齊全,就說明此二人業務精通,在之前漫長的潛伏期裏,是一直在兢兢業業認真工作的。

這也是南望在通電報的第一時間,給黃忠組報功的原因。

……

獎勵了有功人員,提升了部下士氣,整合好內部後,南站長開始日常工作了。

在一地建立情報機構,尤其是武漢這種甲類大站,那是半點也急不得的。根基打不好,日後很可能就會在某個小地方出大差錯。

所以南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按部就班,不疾不徐,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行走。

首先,南老爺在購了新宅後,並沒有急於開設新商號,而是繼續交際。

在這個過程中,南老爺不光去會館與人攀談,他也會邀請一些合眼的商賈來自家的新宅做客,洽談生意。

與此同時,逐漸熟悉情況的南老爺,又開始連連投帖,尋機拜訪本地的一些頭面人家,商業領袖。

這類人在明代大多是某一行的會長,都屬於長袖善舞之輩。江南來的南老爺既然把帖子和禮物都投到了,那肯定沒有不見之禮。

所以南老爺踩地皮的活動也進行得比較順利。至少這段時間,本地商圈也知曉了他這個雜貨商的存在,多少混了個臉熟。

然而也就僅止於此了。

夏口作為天下通衢的大商埠,每歲到這裏意圖幹一番事業的商人不知凡幾。然而起起伏伏之間,最終能獲得成功的終究是少數。

像南老爺這樣來踩地皮跑門路的,大家見過太多,所以多是觀望態度。

當然,準備好了諸般手段,準備讓這個南方來的闊佬好好領教一下什麽叫做“欺生”的本地各路黑白團夥,也已經在摩拳擦掌磨刀霍霍了。

南老爺貌似對這些一無所知,因為他很忙,顧不上這些鳥事。

如此這般,到了4月中旬,場面上的事情大致都跑得七七八八,南望於是打算就近選個吉日把商行開張——他跑門路這些天,情報組和行動組都沒閑著,已經使銀子盤下了官街左近,石馬夾街裏的一溜三間門面,外帶後院。

石馬街雖說不是正街,但是距離正街也就幾個街口的距離,而且距離江岸碼頭很近,同樣繁華熱鬧,是合適開商行的地方。

如此一來,開業前的準備工作就開始進行了:定制新匾額、將庫房的貨物搬至商行、預訂酒席、給各路商人朋友發請帖……

事務繁忙,好在武漢站人手充足,現在還有小小的外圍組織,所以這些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開展完畢。

如此,在開業的前三天,各路黑的白的,明的暗的朋友,都做好了參與“客博閣”商號開張的準備。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南老爺卻在第三天一早,坐著東廣福號,跨江去了武昌城。

事實上,南老爺的幾張拜帖,早在七日前,就已經送進了武昌城內。

明朱元璋攻克武昌,設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等“三司”衙門,衙址均設在武昌。

明英宗年間,於武昌設湖廣巡撫一職。此時武昌城內衙門雲集,既有省級的三司衙門,還有武昌府級、江夏縣級官署,因此稱之為“湖廣會城”。

武漢站作為情報總局的重點建設項目,站長南望早在出發前,就已經獲得了高速海郵系統送來的幾封推薦信。

這些信件是北京站運作的。寫信人,都是目前在北京城裏有實力的大官僚。

而寫信人的目的,就是給武昌城裏的故交好友,推薦南望這個“小老弟”,求知交好友照看一二。

按照預案,南望可以酌情啟封這些信件,來迅速營造當地背景。

於是,在武漢客博閣開張前一天,從武昌城歸來的南老爺,先是連夜請來裱糊匠,將一副墨寶掛在了商行內。

這副墨寶只有兩個字:“永隆”。

字畫上的私章,落款是新任湖廣巡撫王夢尹。

翌日,鞭炮響過,各路賓客紛紛進門後,頓時震驚於南老爺的背景:這永隆二字是巡撫大人親筆手書,蓋了私章的,不是幕僚寫出來混錢的那種。

各家人物頓時對南老爺刮目相看。

緊接著,更令人吃驚的一幕出現了:夏口鎮實際上的老大,夏口通判袁火昌袁大人,帶著全套的儀仗官牌衙兵,前來給客博閣南老爺隨喜。

這一刻,群小退散,諸邪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