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

早期,懵懂的穿越者面對陌生新世界,一應應對,尤其是“進口物資”的選擇,都是按照舊世界經驗來的。

這其中大多數物資在新世界都得到了成功應用。

當然,也有那麽一些“失敗者”,漸漸暴露出了水土不服的特征……譬如說,9毫米手槍。

一開始,進口手槍只配發到穿越眾本人及他們的保衛人員。

再後來,隨著大燕國國力擴張,進口手槍的使用者,擴展到了需要以少敵多的情報部門——軍警這種規模巨大的體系反倒沒有進口手槍用,因為沒那麽多供給。

有了新學員,就會有損耗和相應的實彈訓練。

最終,面對日益增長的彈藥需求,內閣不得不在前年底,長痛化作短痛,批準進口了一批專用設備,成立了生產配套進口彈藥的國立特種軍火公司。

所謂的特種軍火工廠,實際上只是一間手工作坊,不但規模小,而且生產鏈漫長。

每生產一顆子彈,國立作坊都要從脫脂棉和電解銅開始,一步步往上爬。這樣經過上百道工序,手工配料手工壓模,最終得到合格的銅殼、鉛彈頭和雙基火藥……如此效率可想而知。

國立作坊成立半年後,9毫米彈日均產量只有不到100發。

這個時期,正是周乙在鹿谷培訓的時間。他們這一批學員,開始接觸到了點45毫米口徑的新式手槍。

早期穿越眾進口的手槍,無論是伯萊塔92系列,還是格洛克系列,其口徑都源於初次購槍時,某人隨口選擇的國際標準。

這之後,為了節省後勤壓力,標準被延續下來。穿越眾長期使用的,都是9毫米通用型魯格子彈。

到後來隨著時間推移,人們漸漸發現,9毫米口徑有那麽一點力不從心的味道了。

原因很簡單:環境不同。

9毫米子彈,乃至更小口徑的手槍,通俗意義上講,都被劃到了“小口徑防禦性武器”的類別中。其大多用於安保和執法人員,核心設計思路是“阻止和防禦”。

在這種思路下,9毫米手槍後座力減少、射擊精度增加、跳彈率降低,最大程度的平衡了停止作用和精度之間的關系。

在後世,執法人員多數時間都是在近距離警匪互射。使用精準的9毫米槍支,乃至更小口徑的點22開火,執法人員能盡可能避免傷及無辜。

擊斃歹徒有帶薪休假,但是一旦流彈誤傷無辜,會引發巨大的輿論壓力,功勞也變成苦勞了。

然而在十七世紀,思路變了。無論是穿越眾身邊的高級安保人員,還是情報總局的精英特工,一旦他們決定拔槍射出昂貴子彈的那一刻,就是毫無禁忌的。

穿越教官一開始就教育他們:毫不留情,第一時間迅速消滅對手。

畢竟十七世紀,不用考慮輿論、記者、鬧市、無辜人員等等場外因素。

保住老爺們的命才是第一位的。

在這種環境下,9毫米就有點不夠用了……十七世紀沒有那麽多人口稠密的都市用來警匪近距離互射。相反,在人跡全無的地方一對多,乃至遇到身穿各類甲胄的敵人,這種概率卻大大增加。

最終,從去年底開始,大燕國的進口手槍,革命性地全部換成了點45口徑。

確切地說,是HK45型手槍。

點45口徑的手槍,在後世,是被劃分到“進攻性武器”行列中的。這種口徑的手槍後座力高,威力大,停止作用強,是優秀的戰場手槍。

遙想美帝當年伊拉克戰後,睥睨四顧無敵手,於是根據伊戰經驗,將軍隊中的步槍口徑統一到了5.56毫米。

然而現實很快來打臉了。

隨後在阿富汗,持著5.56毫米現代槍族的美國大兵,被啃著饢餅,高原地區還敢喝著涼水抽卷葉的塔利班遊擊隊,用古舊AK狠狠教做了人。

阿富汗的高原山地不是巴格達的街道。在那裏,氧氣吃不飽,石頭隨風跑,坦克沖不動,飛機找不到。槍戰模式,往往是隔著峽谷和山頭,雙方在谷底石堆中的遠距離互射。

付出了血的代價,發現5.56毫米穿透力低,遠程殺傷力不強的缺點後,美軍迅速改裝了各種7.62毫米步槍來阿富汗救急。

而在下一代國防部小口徑武器的招標中,美軍宣布:5.56MM威力不足,將在全軍逐步換裝6.8毫米口徑的通用武器。

看吧,強如美帝,在原始環境中也吃了口徑不足的虧。

粗就是粗,一寸粗一寸強,爽感不同,物理規律是無法改變的。小口徑子彈在近距離或許看不出太大區別,一旦距離拉開,或者對手身上有防護,馬上就力不從心了。

……

周乙沉腰勒馬,伸直手臂,手中的HK45在幾秒內打出了全部10發子彈。

20米開外的陜西騎兵,總共是九人。由於土路狹窄,所以這九人是前後兩排。面對五個布衣旅人,騎兵們擺出了一個松垮的鋸齒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