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

哈六雖說騎著快馬,但在營區也不敢疾馳,老老實實按照營規,跟在傳令兵身後,引著馬兒一路小跑,最後到了營部門前。

飛虎營營部完全照抄了後世營房建設。這裏有著整片的水泥硬化地面和圍墻,幾座二層磚混小樓。

正對著大門,唯一高達三層的營部樓前,有升旗台,旗杆上高高飛揚的,是大燕國國旗、軍旗和陸軍軍旗。

通過了門前警衛檢查,哈六下馬步行,先是去了營部三樓排隊掛號。過了大約有兩柱香時間,哈六才在辦公室,見到了一身將官常服,肩膀上有著一顆金星的飛虎營營官,大明副總兵,少將張中琪。

關於張少將和飛虎營,這裏的職階有點混亂,因為混雜了兩個系統:大明國和大燕國。

話說,在大明朝,“營”這個字,在戰術和戰略上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兩層含義。

首先,大明的營頭,最常見的是具體戰術單位。譬如三千營,就是額定騎兵三千的皇家衛隊。

赫赫有名的戚家軍,一開始起家時,也只是兵部定員三千的一個新募兵營頭。就這,因為看到義烏礦工素質高,戚繼光當時還違規多招募了一千名“黑戶”兵員。

其次,在大明,如京營,三大營這一類稱呼,就是泛指了。這裏的“營”並不是戰術單位,而是統稱,實際職責是集團軍才對。

譬如京營,其下囊括了總數多達十余萬人的大明京師衛戍部隊,是包括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十團營等等戰術單位在內的總稱。

如果參照後世,京營理論上應該叫做大明皇都集團軍。

說明了大明朝的營頭,現在是飛虎營。

關於飛虎營的來歷,一開始是曹忠臣北上勤王時臨時搭建。勤王事件後,飛虎營明面上解散,實際留下了精銳重組。

這個騎兵營的架子,當時對外稱呼,是南方某忠臣為日後勤王方便,在津設立的駐軍後勤辦事處,定員二百,營官:千總張中琪。

隨著時間推移,穿越勢力不斷利用全方位優勢“擠”進大明各地原有的軍政地盤,天津的飛虎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往後,通過一步步的潛移默化,包括朝中奸臣掩護,以及北方虜酋的軍事壓力,最終,朝廷默認了在天津“增設”營頭的這個事實。飛虎營營官,也從千總“積功”升為了副總兵。

時至今日,所謂的飛虎營,在熟悉內情的本地人眼中,業已從一個單純的戰術單位,變成了兵種齊全,代表著南方曹氏軍閥,類似京營、關寧軍一般的戰略代稱。

不過,在大燕國當下的軍事序列中,並沒有飛虎營這個編制。

對外,是飛虎營。內部,取而代之的,是陸軍第三師。

這幾年,面對呈幾何倍數增長的實控地盤,大燕國的正規軍得以擴張。

但是,按照後世熱兵器理念組建的正規部隊,毫無疑問是吞金獸……成軍是吞金獸,成軍後的訓練和作戰更是吞金獸。即便以眼下高速發展的大燕國經濟,也只能陸續增添部隊。

所以截至今天,拋開各地雜七雜八的開拓軍,地方軍,“友鄰”軍閥等等雜牌,大燕國的正規陸軍,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個師。

第一師,是齊裝滿員,人數高達七千的戰略預備隊。目前盤踞在廣東,主要戰略方向是西江沿線,正在配合海軍打通滇桂通道。

第二師是只有三分之二人員實裝的空頭師。眼下一部分駐訓在暹羅等地,另一部分駐紮在江南地區。

第二師人員裝備相對分散,無法統合。陸軍已經據此打了多次報告,要求以兩地實駐部隊為基礎,就地擴建為兩個新師……然而內閣始終都不同意。

統管北方軍事,以騎兵為主,總部設在天津的第三師,同樣不滿員,也是半架子師。

但第三師的主力是聚合在一起的,師長張中琪隨時可以抽調兩千以上的正規騎兵執行作戰任務。

兩千持有先進後裝馬槍,能排出墻式陣列沖鋒的現代化騎兵,在這個時代的北方,就是無敵存在。

所以第三師師長張中琪閣下,就是現階段穿越政權在北方的武力擔當了。

……

本身就是第三師老人的哈六,十分清楚自己所效力的這股勢力,究竟有多大的潛在能量。

就像伏於叢林中的猛虎,偶爾露出的一點爪牙,就已經能無所不為。

而他哈六本人,就是爪牙之一。

做慣了大哥的哈六,這會面對著態度還算溫和的將主……師長,那是真的不敢喘一口大氣,進門規矩敬禮,規矩問好。

“咱們的特勤英雄回來了,坐。”

張中琪心情不錯,見是哈六,便招呼他坐在了自己對面:“聽說這次任務完成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