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節 歷史(三)(第3/6頁)

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晨時,大順皇帝李自成,穿著連夜趕制出來的龍袍,緩緩坐在了皇極殿內的龍椅上,開始接受百官朝賀。

同一時間,位於上海港的行在,禮官對著麥克風,念出了曹川稱帝的第一道詔書。

行在內,大燕皇帝曹川一身龍袍,端坐於上。行在門前至港區大道長長的水泥路面,跪滿了密密麻麻的官紳、士民乃至軍人。

與此同時,所有曹氏控制區內的城市,無論北方寒冷的東江諸島,還是極具工業風的廣州新區,抑或是南洋熱風下的立錐堡,各地政府連夜組織起來的萬民叩拜活動,在這一刻統一開始。

曹川登基當天,共發了三道詔書。

第一道登基詔書,先是將崇禎自盡一事公告天下。其後詔書言明,盡管崇禎被救,但自他上吊那一刻起,大明國祚就此斷絕。

而國不可一日無君。值此神州板蕩之際,有燕人曹川上承天命,下孚萬民眾望,在臣民擁護下,得以自立為帝。

詔書明示,曹川稱帝後,立國號為“大燕”,改元“天華”。定始皇歷(大燕歷)為國家公歷,劃江北特區為首都。以五等爵分封群臣。

詔書明示,大燕國政體為君主立憲制。首任宰相為保守黨黨魁、天下兵馬大元帥夏先澤。

詔書上還明示了大燕國旗、國徽、國歌等一系列早已準備好的內容。

……

第二道詔書,其主要內容,是針對大燕國尚未有效行使管理權的前大明地區所下的。

詔書中首要強調的,是各地原大明官府,在接收人員尚未到位前,必須維持好境內社會穩定,所有官庫倉儲賬籍,也要封存紮賬,以待核查。

其次:自登基日起,之前官府和大明戶部的賦稅,一筆勾銷。

接下來的內容,更是晴天霹靂。天華帝曹川對天明誓:凡大燕國旗下官民人等,自即日起,終身免除農稅。若有違誓,國滅族戚。

當天的最後一道詔書,是針對前朝的。

詔書首先表明,大明朝之所以外憂內患,最終得以悲慘收官,主要原因在於傳統封建王朝的自然腐爛。即便沒有小冰河時期的各種災害,朱明最終還是會倒在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之下,無非是拖延一些時間罷了。

而朱明做為得國極正的漢人王朝,其“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剛烈,是漢人風骨之所在。大燕皇帝對此極為推崇,認為這種精神應該繼承下去。

對明王朝蓋棺定論後,詔書中寫明了對朱家皇脈的處理決定。

其一:即日起,朱明皇室分封在各地的王公,一律貶為庶民。其官宅田地,除少量浮財外,全部收歸為國有。與此同時,朱明皇室堪稱規模浩大的各級吃皇糧的子孫,也同時貶為庶民。

不過,貶為庶民的同時,朱明子孫自即日起,就可以和普通人一樣,做商人,考公,不受身份限制。

其二,關於崇禎。

鑒於皇帝在位時並未失德,兼承上啟下之緣故。天華帝決定優待前朝君王。遂封崇禎為樂壽公,食邑萬戶,行明正朔,以天子之禮郊祭,上書不稱臣,許遍覽河山。

以上三封登基大詔,曹川登基當日,明發天下。

此事造成的結果可謂空前絕後。就反賊坐穩江山的速度來說,這次曹賊認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了。

三大詔以閃電般的速度傳遍了大明國土。各地無論官紳士民,盡皆喜大普奔,奔走相告,歡呼雀躍,喜迎曹賊,哦,曹皇帝為天下共主。

人性都是自私的。只要能免了老子糧稅,哪怕過幾年曹皇帝收不上稅官府發不了工資倒台了,那大夥這幾年也不虧不是。

話說,一路逃命的李大嘴團隊,終於在次日上午,趕回了天津。

天津方面聞聽皇帝駕到,在家的大佬幾乎全員出迎,在天津老城門前,擺足了陣勢。至於李大嘴……這人憎狗厭的貨,捎帶著說句辛苦就完了。

崇禎皇帝這邊到埠,先是做了整理。天津方面體貼的給包括王承恩蔔大醒在內的皇帝三人組,送上了潔面的濕手巾,還有新衣冠。

良久,在王承恩伺候下更換了袍服後,崇禎帝被王承恩和蔔大醒扶下了車。

這時候,經過了半天一夜的調整,之前渾渾噩噩的皇帝,已經緩了過來……大腦重啟了。

而因為已經自殺過一次的原因,皇帝現在表情還算平靜:自殺那一刻,什麽王朝霸業祖宗社稷都已經化為飛灰。現在大腦重啟,自然是求生欲占了上風。

要知道,這個位面的崇禎皇帝,還是一個僅有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他要是對生命不向往的話,當日也不會率領一群太監去闖宮門逃命了。

說白了,上吊那是實在被逼得沒辦法。但凡有條生路,皇帝能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