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道爭!(第2/4頁)

姬象哼哼了兩聲,再看經文,《皇極金丹九蓮正信皈真還鄉寶卷》。

名子起的倒是極長,姬象通篇翻下來,修行的方法倒是還真的有,不過有些並沒有修到關鍵點上,這本書並沒有願念存在,是單純的印刷品。

“通篇三教末劫,無相劫、莊嚴劫、星宿劫,此世正遇到劫變……世界末日……信此教可以獲得解脫,但解脫的方法卻是行氣功導引,是內丹術的一種,這是真本領……”

姬象皺眉,這確實是符合一部分法教的情況,然而依舊有著白蓮教的影子。

因為正常的民間法教是重視法而不重視經,講究實用為主,故而法教一般都是師徒傳承不會大肆聚集香火,凡這麽幹的,必然有白蓮教的成分在內。

這種一開經文就是通篇大劫難的,這白蓮教味道太濃重了,幾乎都要溢出來了。

徐鴻儒看姬象的眉頭皺起來,知道是經文中的那些劫難信奉之說,引他不快,但他依舊抱有一點心思,於是進行解釋:

“所謂劫難之事,也多是虛幻,但這都是為了救度世人!人們生來悲苦,如果不捏造虛幻之劫,讓他們相信自己之苦難,是來源於劫,而不是來源於命,這樣他們就會有動力繼續生存下去……於朝廷來說,民心穩定,這難道不是好事情嗎?”

“有些人生來卑賤,縱然數次仰頭問蒼天,可蒼天又怎麽會回應凡人的詢問呢?萬民就像是勁草一樣,再大的疾風刮過,他們依舊頑強生存……”

此時兩人已經來到偏僻處,避開了部分香客。

姬象一聽到這番論調,當時就大笑兩聲,把經文一合,丟給徐鴻儒。

“你聽過麻沸散嗎?”

徐鴻儒道:“略知,是青囊書中所謂的麻沸散,神醫華佗所用之藥物?”

姬象:“青囊書中所謂,服此藥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癢!”

“那你又知道唐代時,玄奘法師所帶來的《毗奈耶雜事》一經中,有過什麽記載嗎?我告訴你,有一種怪異之花,原產於天竺,它本是藥材,能治瀉痢,然而古天竺人將它制成藥片,點火吸聞它的幽香,這種幽香會讓人上癮。”

“《毗奈耶雜事》中,天竺王患有痛苦疾病,佛祖為了緩解他的痛苦,於是指點其吸藥煙,這藥煙就是這種花。”

漢代其實已經有罌粟的名字,但是姬象為了防止白蓮教搞出毒品,用怪異之花來代指,不告訴徐鴻儒此花真名。

而且玄奘法師翻譯的這本佛經中的記述,本就很清晰,甚至連怎麽制作的方法都有。

佛祖當年,最開始也是凡人,不通藥理,但罌粟之毒確實能緩解人的疼痛,那可是公元前的事情了,不能指望那個年代的人擁有過於高明的藥物理解,畢竟神農嘗百草還死了呢,不吃一吃怎麽知道這藥管什麽用呢。

徐鴻儒已經明白姬象要說什麽,而姬象也對他道:

“信仰虛無之物,不升高上之堂,怠惰精神慵懶肉體,只知道沉湎於虛幻之中飄飄然忘乎所以,望來世之享樂而忽視今生之真命,此若不是惡術,何為惡術!”

“道友一定要把持本心,不要以虛幻之劫來迷惑民心,你看似解除了他們的痛苦,讓他們找到了精神寄托之處,但事實上又把他們引入另外一個精神的深淵當中。”

“道友還要記住,依《大明律》所言,凡造讖緯、妖書、妖言及傳用惑眾者,皆斬。”

徐鴻儒不服氣,竟一時忘記引導姬象,也知道姬象此時的話,是一種警告,但他卻一股氣自胸腔上湧,反而瞪大眼睛,不服的和姬象鬥起道理:

“道友此言差矣!難道我等以經文救世,也算是妖言惑眾嗎!官府都已承認!若依道友所言,三山正法,佛門八地之外,就沒有正術,皆是邪道了!”

“你自己也說,即使是佛祖,也曾指點天竺王服用藥煙,這就是為了緩解他的痛苦而已!若我教義如同藥煙,你這倒不是貶低我,而是贊揚我,這豈不是說我正與佛祖所做之事完全相同?”

“王者可使藥煙緩解痛楚,這些生民之痛楚,又要向誰去祈求緩解?這不正是說明,貧道正在做對的事情嗎!”

“天下人皆將被度,在這貧困活著的年代,在這樣辛苦的年代,如果沒有魂靈上的依托,他們又會做出什麽樣的事情來呢!”

當然,徐鴻儒自己也勾結官府,勾結潞王,勾結裏山河,但他心中的底線一退再退,總是告誡自己,自己這樣做,純粹是為了眾生百姓著想,要成大事,必須要借助外力……

不過是曲線救民而已!只要把守本心,能做到關鍵點不出問題,這不就行了嗎!

徐鴻儒更是知道,在清掃其他教派上,道門算是老祖師,拔出劍來就是斬殺六天故鬼,但徐鴻儒更是想著,你既然要用佛祖的道理來告誡世人,那我便用佛祖的道理駁斥你,便看你再怎麽擡出些道佛之祖,說你那蹩腳的道理,看看信徒們,到底是信你還是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