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時代超度法(火)器(第2/3頁)

轉輪者,十殿閻羅也,初轉輪回……

轉輪炮的後面,有一個搖把。

八根鋼管上,取消了貼符咒的設計,而是把符咒的文字雕刻在上面,這樣能更加契合法師進行法力的灌注,而那些彈巢……

“我考慮到,增加彈巢而不是增加子銃,不僅可以增加氣閉性,同時也可以適用於法師與普通士兵,彈巢之中裝配彈丸和火藥,轉動即可以連發……”

燧發槍版的加特林機槍!趙士禎把迅雷銃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加入了佛朗機子母火銃的概念,將子銃縮小為彈巢,從而造出了這個極其奇葩的武器!

當然,有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東西的成本真的很貴。

“這武器是張天師相助,才制造出來的,很多地方的設計,以人力和手工來制作,就會出現極大的誤差,必須要那種從業二十年以上的老工匠來進行打磨,但是很遺憾,如果征調大量工匠必然會影響民間生活,對於民眾來說勢必會造成混亂。”

“您提議的精確加工,那些工具和器械,也正在尋找,徐光啟大人已經應利瑪竇的邀請,入京城去了。”

不過有一點很遺憾,那就是宋應星,這個時期的宋應星才十歲,《天工開物》的著作還遙遙無期,這位大機械師至少要再等五至十年才能成為可用之材。

“這武器有名字嗎?”

姬象詢問趙士禎,幹脆就把這東西命名為轉輪炮好了,反正本來歷史中清朝在大後期也用過,也就是這個名字。

趙士禎欣然應允,表示他一開始給這東西取名為霹靂銃,不過現在聽起來,轉輪炮之名,更貼合這東西的操作方式。

在戰場上送人頭胎,正如同十殿閻羅中的轉輪王一樣,轉就完事了!

周圍那些士兵也看過來,見到這新武器都是交頭接耳,聽完趙士禎的描述,也難以想象這東西的火力有多猛,不過成本這個始終是大問題。

“其實,如果能夠遠征日本,把他們攻打下來,成本也就能收回來了。”

“哦,道長,這話怎麽說?”

姬象表示,日本這個國家,他現在統一了要滅朝鮮然後入中國,這個時候他是不會給你錢的,如果這一次能夠渡海攻打日本,那其實是再好不過了。

那邊有大量的金白礦產。

趙士禎有些懵了:“我泱泱天朝,還需要小國的金銀礦嗎?”

姬象頓時止不住的哈哈大笑。

文人就是這樣,在說道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的時候,往往靠著腦補就能邏輯自洽。

而趙士禎這種有本領的文人,一生的精力都點在了制造火器與讀書上面,除此之外的事情他不明白當然很正常,畢竟到了金銀礦流通這一項目上,是屬於商業貿易的行為,按照明代朝廷的階層制度,也就只有六部官員和內閣的老大人們對此能看得清楚。

“你知道嗎,日本有一座金山,其產量足夠不眠不休開采400年,而現在,豐臣秀吉正要開采這些稀有的金銀礦山,如這樣的地方,在日本還有很多。”

過去的日本小國寡民,技術落後,空守著金山銀山而哭慘哭窮,直至日本戰國時代,各路大名為了招募強大的軍隊,從而大力的開采各地的礦山,不惜用人命去填,而到了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各大礦山的開采規模也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而明朝的白銀,巔峰時期一年也只有二百九十萬,可每年的財政開支是這個數字的兩倍以上,加上此時還沒有十七世紀才擁有的灰吹冶煉法,開采的效率低下,所以超出二百九十萬的部分,基本上都依賴海外貿易,而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日本那邊來的。

不過,大量白銀卻並沒有改變明朝的厄運,反而加速它的滅亡,原因在於明朝官府無力掌控白銀的來去動向。明朝白銀的來源是對外貿易,其掌握在民間富商的手中,而不是國家。

“如果能以對馬島為跳板,打上日本本土,占據他們的金銀礦產,那麽國家的財政支出就能得到一定的緩解,並且還能同時發展船舶,創造更多的以朝廷為名義進行的海外貿易,增加收入。”

早年間明朝下西洋到處撒錢,真是天上財童子,真是人間有錢人。現在財政窘迫,可謂一報還一報了。

這時候,邊上一個將領說話:“聽說,前元的時候,曾經有遠征日本的事情,但是渡海到對馬島附近,船只就會遇到‘神風’。”

“這風來的詭異……”

神風事件,現在在姬象看來,無非就是防禦塔反擊。

你進了徐福這座防禦塔的攻擊範圍,他當然要點你。

“打進去確實是困難,沒有四五個仙人層次的戰力,恐怕是難以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