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方士結盟(第2/3頁)

朝鮮國王聽了之後,在傳訊神符的另外一邊和其他的臣子們進行了嚴肅的討論,討論的結果就是沒有什麽結果,只能繼續當兒子,明朝有了決定,他們也幹涉不了,不然的話,這所謂的欺君之罪又要被追究,大家都明白不過是萬歷皇帝的借口罷了。

朝鮮國主也不免對其他臣子埋怨。

這天朝上國,對下國的兒子們應該以寬容為主,怎麽就突然開始計較起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以至於拉出來定成罪名來嚇唬自己這些下國的君主呢?

說到底,都怪倭國,若是日本不攻伐自己,自己……

朝鮮國王是這樣的念頭,其他的大臣也皆有這樣的念頭,但若是說要發展兵馬,那是絕對不行的。

國家的短板在哪裏,統治者們比起外來的謀士更清楚,但是其中利益牽扯太大,關乎到他們的地位乃至於財產,兵權這種東西,不可能輕易交給武將,恰恰相反,還要繼續約束!並且約束的越加厲害才行!

“那個李舜臣,好像這次為明軍所賞識……”

在敲定了“國策”之後,諸大臣開始討論善後的事情了,明軍是沒有辦法管了,但自家的軍隊可是能夠管的!

李舜臣要召回來,然後立刻撤掉他手上全部的兵權!

“此戰他立功頗大……”

“一派胡言!露梁海戰,他雖有計謀,卻被敵人的障眼法所迷幻,哪裏來的功勛!”

有大臣目露陰光,朝鮮國王也是看在眼裏,心知肚明。

這所謂的障眼法,倒不是他真的不相信前線的戰局,之所以裝的和傻子一樣的在傳訊神符中擡杠,那就是為了把這場戰鬥的功勞給潑滅掉。

明朝的將領們,肯定說自己是個昏庸的君主,私下罵一罵自己也管不到。

但是,李舜臣是自家的將軍。

如果承認他這場戰鬥的功績,就等於要給他加封到武官的極致了,這怎麽可以呢!

武官的權利大了,就會威脅到文官,若是他有不臣之心,這內部一叛亂,自己可怎麽辦?便是做了刀下亡魂都不知!

所以抹掉了這場戰鬥的功績,就等於壓下了他的官爵,還有合適的理由收回他手中的兵權,繼續打壓他的地位。

而看著一派大臣和朝鮮的國君,現在都聚集在王京之內,不僅不封賞自家的將軍,甚至還要抹掉他的功績,打壓他的地位,收回他的兵權,乃至有人已經開始給他定罪!

在王京負責保護他們的小天師,此時也沒有眼再看這幫人的嘴臉了,不免嘆息道: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君王與臣子,難怪不是倭寇的對手啊!身為人主,不想著怎麽收攏武將的忠心,反而是想盡辦法的去坑害自己國家的英雄與功臣,這樣的國家,即使不會亡國,也注定不能崛起。”

……

“如你所言,取得土地的使用權,就能借來藩國的國運,以強化大明?”

退朝之後,萬歷皇帝又回到了天師居所,如今天師住在新的紫禁天宮中的真武大殿內。

“正是如此,這是有人告知貧道的。”

張天師此時如實相告,萬歷皇帝則是仔細聆聽。

“哦,是方士?方士……是?”

“要殺徐福的那些人。”

當初給姬象送蒙汗藥和寶貝的方士們,當然知曉紫禁城發生的變故,他們與張天師進行接觸,並且告知了一些事情。

而當初,方士們給姬象送去過兩件寶物,其中一件,蒙汗藥,已經在朝鮮之戰中大放異彩,蒙殺了小早川秀秋之後,影兵才能假扮成他並且奪取神位,由此開始了日本將領的“大叛逃時代”。

秀秋的倒戈,給日軍的士氣帶去的打擊是無比巨大的,一切的部署都亂套了,以至於假仙們為了挽回戰局急不可耐的尋找姬象,最後卻紛紛死在異國他鄉,連八百比丘尼這樣的大佛修都飲恨了。

而第二件寶物,蟬蛻神丹,這本是用來對抗形解銷化之術的,但是徐福並沒有來得及使用八尺鏡,這轉換形神的神鏡沒有用出,姬象便已經逃離日本,而原本有一次使用機會,就是在本能寺前。

可惜,姬象進入本能寺的時候,就打碎了兩個看門仁王塑像手中的鏡子,八尺鏡的神光第一次沒有落到本能寺中,於是便再也沒有落下來過了。

故而這神丹,也就沒有用處。

“這些方士,都是前漢時期,追隨東方朔的一批人。徐福與他們是死敵,所以此次的朝鮮大戰,裏山河的方仙道,是站在我大明身後的。”

“而徐福不死,方仙道便支持我們!”

有裏山河四大勢力之一的幫助,人間能穩定很長時間,不過也要面臨其他三方面的壓力。

“徐福一直有派人來我明朝,掠奪珍寶,鳳凰山附近的事情,已經查明,龍遊商幫的人也都被縣令逮捕起來,不過裏面有漏網之魚,已經隨日船出海避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