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審辦

四月二十七日,又是一個清晨,還沒到開城門的時候,洛陽城東建春門,卻在高澄的令符下悄然而開。

高澄受任京畿大都督,統管禁軍之外洛陽及周邊所有軍事,洛陽各處城門同樣歸屬於他的管轄。

年輕戍卒驚愕地看著城外衣衫襤褸的貧民,隊伍很長,一眼望不全頭尾。

貧民們在京畿兵的組織下,有序湧入城中,直奔宮城方向。

“這究竟有多少人呀,難道附近起了兵戈,都進城避禍來了?”

年輕戍卒疑惑道。

“瞎說什麽!世子剛剛才平定了三荊,殺得陳慶之不敢北望,城外有京畿兵三萬屯駐,更不會有盜匪為禍,如今大魏升平,洛陽哪會起什麽兵戈。”

看守建春門的校官訓斥道。

年輕戍卒連忙閉口不言。

李四郎牽著妻子緊隨人流,身前是同村的趙阿貴夫婦。

昨晚在京畿大營裏膽戰心驚的過了一夜,天還沒亮就被喚起,有將軍讓他們進城去宮城前哭冤。

李四郎等人終於相信真是渤海王世子要為他們主持公道,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了鳴冤之路。

侍中高隆之摟著小妾睡得正香,得益於小高王體諒,洛陽朝廷早就沒了早朝這档子事。

畢竟對於高澄來說,耽誤睡眠影響他長身高。

更重要的是少讓大臣與天子接觸,反正事務都是由他代為處理。

喧嘩聲將他驚醒,高隆之怒不可遏,喚來府中管事詢問緣由。

“家主,這都是景明寺的僧人在吵鬧,聽說宮門前有萬人同哭,向天子鳴冤。”

管事解釋道。

高隆之、李元忠等人包括已經被調走的高乾,府邸都緊鄰景明寺。

景明寺僧人得知民眾哭冤的消息,喧嘩起來,才把高隆之驚醒。

一聽這話,高隆之睡意全無,他知道這肯定是出自高澄的手筆,連忙換了衣服親往查看。

高隆之到的時候,禦道上被看熱鬧的洛陽民眾擠得水泄不通,有家仆開道,他才得以穿過人群。

放眼望去閶闔外跪滿了拖家帶口的貧民,看數量,真有上萬人,齊聲哭喊,聲勢震天。

圍觀的人群中不時有人竊竊私語,某某大官的妻子趁其外出,與僧人私通,又有某某權貴的小妾去寺廟上香還願的時候,在沙門淫亂。

這些人也不指名道姓,只是以貴人代指,這讓素來崇信佛教的高隆之臉色慘白,他府上可多有僧人登門,家眷也常去寺廟。

明知道那些人可能是高澄安排在人群中拱火的探子,高隆之還是匆匆忙忙趕回家去。

沿途看見不少同僚,一臉的擔憂與焦急。

洛陽城中崇信佛教的權貴官員可不在少數。

回了家,高隆之招來妻妾,憤怒地質問道:

“你們之中可有人與妖僧私通!”

這種事情縱使有過,又哪敢承認。

“阿郎又是在哪裏聽了風言風語,前番我等險先死在高乾、李元忠之手,這才請了僧眾上門祈福,阿郎也是知道的呀。”

妻子立馬叫屈起來。

其余妾室也爭相附和,跟隨妻子埋怨高隆之自己留在宮城,不顧她們的死活。

高隆之呐呐不能言,平素你們可沒這麽同心呀!

不過事關名節,他倒也能理解,況且當日之事,是自己對不住妻妾,讓她們受了委屈。

如今被抓了話柄,高隆之也蔫了。

袖袍一甩,憤然出門,又往宮城去。

這些妖僧多有不法,我高隆之縱使誠心禮佛,但更愛這天下黎民百姓,定要啟奏天子,嚴懲佛門敗類。

一出府門,又遇見許多憤憤不平的同僚。

眾人眼神相交,盡皆明白各自的心思。

今日洛陽的權貴們,都要秉公直言,齊心為貧苦百姓做主,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元善見聽見宮城外的嘈雜,只以為是高澄帶兵要來殺他,慌忙跑去高皇後寢宮,如驚弓之鳥一般縮在高皇後的懷裏:

“世子要殺朕,還請皇後念在夫妻情分救朕性命。”

“陛下莫怕,阿兄說過,只要你我恩愛相敬,他不會難為你的。”

十二歲的高皇後撫著十歲的元善見後背,安慰道。

她相信自己的兄長不會欺騙她。

寢宮外有探聽消息的宦官跑了回來。

“陛下!陛下!”

聽見熟悉的喊聲,元善見轉頭喝問道:

“究竟出了什麽事?”

宦官喘了一口粗氣,連忙解釋道:

“沒有出亂子,是宮城前有許多受了僧人欺淩的百姓前來哭冤,請求陛下主持公道。”

元善見提著的心終於落下,他趕緊從高皇後懷中起身,長舒一口氣,整理了帝王儀表,徑直出門,都不帶回頭看高皇後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