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家事

高澄在定陶揀選賀拔勝舊部,裁撤其中武川鎮豪傑出身的將領與賀拔氏家兵,將他們送往晉陽交由高歡安置,共計得兵四千人。

他並沒有急著將這四千人立即納入京畿軍編制,這種事情需要經由高歡同意。

但這批人,無論如何他都要定了。

為此,高澄甚至征用兗州府庫,為四千鮮卑兵補發四石米糧,彌補外兵與中兵餉額的差距。

這一舉動耗糧一萬六千石,卻讓他徹底收服了這支部隊的忠誠。

記著新人,高澄也沒有忘記舊人,他征調附近幾個州郡的庫存布絹,就地為兩萬五千京畿將士發放賞賜。

一切安置妥當之後,高澄回師洛陽,而在此之前,他已經派遣信使往晉陽通報消息。

至於丟了部曲的賀拔勝,孤身南奔,徑直往譙州小黃縣(安徽亳州)方向而去,決心投奔蕭梁。

也不知將來到了建康,遇見韓陵之戰被他背刺的爾朱度律又是怎樣的場面。

譙州原屬北魏,是為南兗州,高歡與爾朱氏大戰,南兗州被南梁趁機占據,這才改名為譙州。

高澄沒有急於收復失地,不把關東之地消化了,妄開國戰,苻堅就是反面典型。

這也是高歡遲遲沒有向關西動兵的原因。

對於高歡、高澄來說,關東各地行台才是他們下一階段的目標。

而之前為賀拔勝加授西南道大行台,也正是這兩父子為了裁撤行台而找的理由。

賀拔勝截殺天使的消息已經傳揚開來,起初還有許多人認為是高歡為了鏟除異己而栽贓。

但隨著西兗州潰兵與被高澄收編的賀拔勝舊部佐證,眾人終於不再懷疑。

至於當初散播流言的究竟是蕭梁細作,還是聽望司探子,也沒有人再去深究。

高澄回師洛陽,將好兄弟元順腐爛發臭的屍體送還家眷,安撫其父元懋、其子元偉,又親切慰問元順妻女。

征伐兗州,高澄扶棺而戰的舉動,也讓元順的家眷感激涕零,元順之女年紀比高澄稍大,卻口稱叔父,再三拜謝。

高澄見這位侄女相貌可愛,也拉著她的手,回憶與元順在虎牢相遇後的點點滴滴,情至深處,總要與侄女相擁而泣。

與大侄女談心一番,高澄又匆忙北上,往晉陽與高歡商議下一階段的行動。

晉陽,大丞相府。

“阿惠,你這次做得很好,戰前廟算,逼迫賀拔勝只能犯險,深得為父用兵的精妙。”

高歡撫著高澄的頭頂,略帶幾分自得。

可聽在高澄耳中,總覺得這不是什麽好話。

老爹什麽水平,他清楚得很,軍事才能也就那樣,一手好牌,天胡開局打得稀爛。

真正值得稱道的是他離譜的個人魅力,以及對人心的洞察。

高澄也不願意打破這難得的父子融洽景象:

“父王深諳兵法,孩兒只是學到了一點皮毛而已。”

“阿惠無須妄自菲薄,你還年幼,可待將來。”

高歡勉勵道,如今的他還未遭受現實的毒打,最是意氣風發,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感覺。

高澄在洛陽治政,高歡在晉陽領兵,父子兩難得見面,自然不會把時間浪費客套寒暄之上。

“裁撤行台一事,阿惠打算如何著手?”

高歡問到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高澄早有計劃,他回答道:

“孩兒將以賀拔勝叛亂為由,向天子闡述行台之害,同時請辭河南道大行台,以作表率。”

當初得到河南道大行台一職時,高澄就明白,高歡不曾言明的用意就是在這件事情上,讓他帶頭請辭。

果然,高歡對於高澄的表態很滿意,但還是故作為難道:

“阿惠平定兗州,未獲封賞也就罷了,如今又要免去你河南道大行台一職,未免委屈了阿惠。這樣吧,賀拔勝舊部四千人便編入京畿軍中,歸屬你的麾下,以免外人以為阿惠失愛於孤。”

“父王以澄為世子,委以輔政重任,足見愛護,旁人又怎會誤解,父王既有言,澄自當聽命,謝父王成全。”

高澄當然是一百個願意,用注定要丟的河南道大行台與平定兗州之功,換取四千武川士卒,怎麽算都是賺的。

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這年頭,自己手上有兵有糧,說話才能硬氣。

當然,在高歡二十萬晉陽大軍面前,還是要伏低做小,當個乖兒子,如今的華夏大地,高歡的晉陽大軍才是最大的道理。

高歡突然笑道:

“裁撤行台之前,阿惠還要為孤辦一件事。”

“孩兒但憑父王吩咐。”

“阿惠需尋人上表,歷數孤往日之功,請求天子為孤增邑十萬戶,阿惠可知孤此舉的目的?”

高澄一聽高歡張口就要十萬戶的封賞,就知道他打的是什麽主意,面對高歡的考校,他故意沉思了一會,才試探著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