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東西首戰之潼關

身處潼關的聽望司密探崔耀目睹宇文泰六千輕騎趁夜出關,又迎來數萬步卒進駐。

一張專為竇泰而設的大網已然張開。

他迫切地想要將消息傳遞回去,但自從宇文泰出關,整個潼關已經戒嚴,不許進出。

崔耀內心絕望,這是一種眼睜睜看著兩萬步卒覆滅地無力感。

宇文泰領六千騎出關遠遠埋伏起來,他在等,等待竇泰往潼關進軍。

但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宇文泰在賭,賭竇泰屢勝而驕,被他蒙騙。

屯駐風陵渡的竇泰確實上當了。

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人的行為會有不同看法。

在竇泰看來,遠在長安的宇文泰做出了一個穩妥之選:一部把守各處關隘防備關東,另一部西行追擊可朱渾元。

因此他毫不懷疑消息的真實性。

而高澄深知宇文泰這人喜好兵行險招,在關西處於絕對劣勢的時候,往往只有奇謀才能翻盤。

可朱渾元東歸的根本原因是對新生的關西政權信心不足。

作為同樣深諳人心的權謀家,高澄將自己置身於宇文泰的位置,他最先考慮的絕不是可朱渾元東歸問題。

可朱渾元沒有劉皇叔的號召力,秦州、渭州之人不可能背井離鄉追隨他逃亡關東,他也不可能扶老攜幼,拖累自己的行軍速度。

了不起放可朱渾元部落幾千戶人東歸,對於關東、關西實力對比,沒有太大變化。

讓高澄選擇,他會將目標放在竇泰身上。

他絕不會選擇將部眾分散的做法,且不提東西相隔千裏的聯絡問題,縱使成功截殺可朱渾元,也只是關西內部的損耗,對於提振人心並沒有多少作用。

新生的關西政權急需一場勝利安撫人心,而一旦吞下竇泰大軍,給高氏帶去的損失遠遠大於可朱渾元投奔的收獲。

高澄相信以宇文泰的智謀,不會看不到這個機會。

而為宇文泰提供這個機會的,正是高歡。

竇泰以騎兵奔襲而聞名,高歡卻認為一旦宇文泰選擇西進截殺可朱渾元,竇泰所要承擔的任務將是猛攻潼關,要麽拿下這座天下雄關,要麽迫使宇文泰回援。

因此在高歡看來,騎兵在這一戰並不能起到多少作用。

再是財大氣粗,高歡也幹不出在麾下步卒充足的情況下,調派騎兵下馬攻城的蠢事。

這才有了屢勝而驕的騎將,統率兩萬步卒冒進的機會擺在宇文泰眼前。

太昌三年,即公元534年,五月十三。

竇泰麾下兩萬步卒由風陵渡南下渡過黃河,向潼關進發。

他在忠實的完成高歡出兵前下達的作戰指令:一旦宇文泰西進,立即猛攻潼關,迫使宇文泰回師,一旦宇文泰在潼關失陷前回師,不能戀戰,或由風陵渡撤軍,或退往弘農郡,據城而守。

隱藏在潼關以南的宇文泰也終於得到竇泰渡河的消息。

“諸位!竇泰已入甕中,此戰,必勝!”

荒郊野外,宇文泰看向隨行騎將,揚聲道。

智珠在握的模樣讓眾將士大受鼓舞。

都是久經沙場的戰將,沒有人看不懂竇泰已然深陷死地。

潼關內有數萬步卒秘密進駐,關外又有六千輕騎埋伏,一旦竇泰抵達潼關,關外輕騎與關內步卒兩相夾擊,其眾必潰。

竇泰茫然不知自己的危險處境,他甚至暢想起奪下潼關,匯合高歡隨後而來的晉陽大軍西進,直撲長安。

這些年跟隨高歡打了太多順風仗,也讓竇泰輕視天下英雄,而向來被視為關東大敵的關西領袖賀拔嶽,只是被高歡略施手段,便葬身河曲,毫無疑問再次增長了關東將士們的驕狂之心。

幾乎以一己之力平定關隴的賀拔嶽尚且身死,他宇文泰又有什麽值得稱道的戰績。

竇泰常作高歡先鋒,但他並非有勇無謀的莽夫。

衛可孤攻懷朔,城破時,竇泰父兄盡皆戰死。

竇泰顧不上妻子婁黑女,背著父兄的遺骸千裏投奔爾朱榮,被任為帳內都督,參議軍事。

爾朱榮破洛陽,拜寧遠將軍、虎賁中郎將、前鋒都督從而開始領軍。

之後跟隨元天穆、高歡征討邢杲,因戰功升為輔國將軍、驍騎將軍,受封子爵。

高歡出鎮晉州時,由臥底在爾朱榮身邊的劉貴代為操作,將竇泰調入自己麾下,每有軍務總要與他參謀。

在高氏一堆豬突猛將中,有勇有謀的竇泰並不單是憑借姻親關系,才收獲今天的地位。

由於出晉陽時就已經做好了攻城準備,竇泰不用向高澄征徐州一般,走到彭城城下還要臨時打造攻城器械。

兩萬步卒列陣關外,攻城車、投石車、雲梯等一應器械應有盡有。

竇泰跨在馬上,遙望雄關,一股豪氣由心而生:誰說我竇泰只會將馬軍!宇文泰識趣回師也就罷了,若遲遲不回,我定要拿下這座關隘,為高王打通西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