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獄中勸說

太昌八年(539年)四月初七,清晨,紅日高懸。

中書省府衙大門外,布告張貼,三百姓名羅列其中。

熙熙攘攘的人群吵嚷著崔贍的耳膜,但他充耳未聞,只盯著經典科第一處自己的名字渾身發抖。

各科前三的答卷被全文抄錄張貼,供人品評,以示公允,王晞將崔贍全文讀下來,屈居第二的不滿多少也消散了些。

雖然他不認為崔贍的策論比自己更好,但對方確有真才實學,只能說盛名之下無虛士。

只名列第十的祖珽心懷不滿,在他看來自己的策論不輸於前三任何一人,可成績已然公布,曾在晉陽任職,深諳規則的他與一旁刑名科之人不同,並沒有吵鬧。

陳元康在晉陽數次引薦卻沒有受到高澄召見,祖珽認為是自己的偷竊癖使高澄厭惡。

但這一次到底是名列前十,保住了京官位置,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展現自己的才華,讓高澄對自己改觀。

刑名科的爭議集中在第二的宋欽道身上,不過爭議並不大,畢竟他的策論按真實排名也能進前十。

“今夜戌時,渤海王府擺設酒宴,大將軍與各科進士共飲!”

中書省文吏站在榜前高聲喊道。

這可是一件光榮事,至少文吏在中書省任職多年,別說在渤海王府討杯水酒,就連登門也都從未有過機會。

崔贍沒有駐足太久,他與一眾稱賀的同榜進士一一別過,穿越落榜嚎哭的人群,崔贍在中書省衙前向人求見大將軍高澄。

高澄並未見他,只是命紇奚舍樂帶了一紙文書領崔贍去尚書省尋宋遊道。

宋遊道看罷手中高澄的指令,打量著崔贍,臉色陰沉。

“大將軍惜才,故而不以罪懲治你父,使你有機會報效朝廷,日後你當以此自省,克己奉公,莫要踏了你父的前車之鑒。”

宋遊道的語氣很不客氣,對子數落其父,要是平常時候,崔贍只怕早就‘元方入門不顧。’

可如今形勢比人強,父親還在牢房裏關著。

“多謝宋左丞教誨,贍銘記在心。”

宋遊道見眼前年輕人低眉順眼的模樣,也懶得再說教,吩咐親信領著紇奚舍樂與崔贍往牢房提人。

久在獄中的崔甗胡須蓬亂、模樣邋遢,可看著站在牢房門外的兒子,重獲自由的喜悅卻讓他忍不住掉下淚來。

“孩兒不孝,讓父親受苦了。”

崔贍紅著眼說道。

“是為父險些害了你。”

崔甗動情哽咽。

正對面的牢房裏,鄭伯猷大聲央求崔甗在高澄面前代為美言,崔甗一口應下。

兩人並不只是獄友的關系,他們本就是一對至交好友。

在一次酒宴上初識的時候,鄭伯猷就曾感慨:

‘崔甗身長八尺,面如刻畫,謦欬為洪鐘饗,胸中貯千卷書,使人那得不畏服!’

獄卒將牢門打開,崔甗迫不及待走了出來,來不及父子相擁,紇奚舍樂卻有話要說:

“大將軍有言相告:‘我雖無堪,忝當大任,被卿以為黃頷小兒,金石可銷,此言難滅!’”

崔甗聞言臉色慘白,就連崔贍也都慌了心神,另一頭的鄭伯猷則完全對自己的好友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高澄這番話明明白白透露了一個意思:我愛惜你兒子的才能,今日將你放了,但你罵我是黃頷小兒,難當重任的仇,我記一輩子。”

崔贍趕忙向武人打扮的紇奚舍樂求情:

“還請這位將軍……”

話沒說完,就聽紇奚舍樂打斷道:

“我只是大將軍麾下庫直,當不得將軍之稱,崔先生也無需再向大將軍討饒,今日饒了你父,大將軍已經仁至義盡,如今已為崔公在營州準備了居所,供其養老,今生不許踏離遼東一步。”

在場另外三人哪還不明白高澄是要在遼東將崔甗幽禁至死,以解心頭之恨。

“父親放心,孩兒必定用心任事,立下功勛,以此向大將軍求情。”

崔贍只得安慰道。

他也知道自己父親幹的那事太犯忌諱,居然質疑當年初出茅廬的高澄能否承擔起重任。

就算再怎麽懷疑,這種話也只能深藏心中,哪能宣之於口,還是在與河北群士宴飲時宣揚。

崔甗心想有這麽一個爭氣的兒子,說不定自己過不了幾年就能重返故土。

父子倆正要離開,又被紇奚舍樂攔住:

“崔公無需著急回府,大將軍已經安排了馬車,即刻送你往遼西定居,雖是粗茶淡飯,卻也衣食無憂,且放心罷。”

“我總要回府帶上妻妾家眷!”

崔甗忍不住爭辯道。

紇奚舍樂這才作恍然狀:

“是我漏說了,大將軍的意思是你一個人往遼西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