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準備

在南朝造反,無論是荊州軍閥,還是江州強藩,都有許多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可供借鑒參考。

其成敗根源,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起事之後,便得立即出兵,順江而下。

蕭綸為了這場叛亂,早已謀劃多時,在廣發檄文,聚眾起事的當天,便親自領軍往江州,欲與蕭繹會師。

而蕭綱也早有準備,他以老將羊侃接替蕭正德,都督京師諸軍事,除皇太子蕭大器隨他鎮守建康外,又派次子尋陽郡王蕭大心、第三子臨川郡王蕭大款、第四子南海郡王蕭大臨、第五子南郡王蕭大連、第六子安陸郡王蕭大春等成年子嗣共計十二人,分別鎮守自己所控制的州郡。

危急關頭,相較於外人,他更信任自己的兒子。

畢竟地方官員有可能向蕭綸、蕭繹獻城投降,但膝下諸子,可不敢把自己性命寄托在叔父們的仁慈身上。

五月初八,蕭綱在收到蕭綸檄文的第一時間,即下詔,將蕭綸、蕭繹定為叛逆,革除其族籍,撤銷二人官職,將建康城中二人質子盡數捕殺,其中就包括蕭綸長子蕭堅,以及蕭繹長子蕭方等、次子蕭方諸。

都已經劍拔弩張了,哪還是顧及叔侄情分的時候。

江南大戰一觸即發,潛伏在江南的探子們紛紛將情報傳回江北、蜀地、嶺南。

別看高澄遠在洛陽,不同於其余兩方翻山越嶺,沿途可謂是一馬平川,反倒最先得知消息。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他蕭家兄弟相殘,這是上天都要把江南贈予陛下。”

崔季舒的恭維讓高澄心情舒暢,昨晚夜訪瑤光寺的疲憊也被一掃而空。

散騎常侍祭酒陳元康詢問道:

“陛下,如今蕭氏兄弟已經撕破了臉,我等是否該做戰前準備?”

“戰前準備不是早就在做了麽。”

高澄看向崔季舒笑道。

崔季舒於是為陳元康解惑:

“陛下以斛律光沿漢水進軍,為其在新城調運大量輜重,實際遠超西征所用,正是為將來南下做的準備。”

陳元康聞言恍然大悟:

“陛下深謀遠慮,非臣所能及。”

其實以陳元康的智慧,又怎會不知高澄命斛律光走東三郡的意圖,有此疑惑,不過是為了奉承而已。

這記馬屁拍的高澄渾身舒坦,陳元康侍奉人的本事,估計也就崔季舒能與之並肩。

戰前準備無外乎三項,召集兵馬、征召民夫、以及準備糧草、牲畜、兵械。

京畿軍團除假期以外,都在洛陽城外駐紮操演,無需再去召集。

至於民夫,可以一邊南下,一邊命各地州郡官員征召,也不耽誤事情。

而糧草、牲畜、兵械,正如崔季舒所言,高澄早就以替斛律光提供軍需為名,在漢中東三郡之一的新城郡設立輜重大營,隨時可以調作南征之需。

也就是說,高澄隨時都可領京畿軍三萬騎卒,六萬步卒,配合留在上庸郡的二萬水師南下。

與此同時,宇文泰也親臨楚州州治墊江縣(重慶巴南區),與眾將規劃出兵方略。

“高賊占據宜州江北之地,為夷陵郡,以薛孤延領兵駐守,末將以為,我等當由宜州江南之地東出,留軍駐守,以免薛孤延渡江斷絕我等歸路。”

李虎之言得到在場眾人認同,宇文泰又問眾將道:

“如今蕭綸、蕭繹起兵,依你等之見,我軍何時東出為上?”

諸將各執一詞,有人認為當在蕭綸、蕭繹東出以後,趁各方勢力還未來得及反應,迅速出兵,席卷荊南。

也有人認為當在蕭家兄弟兩敗俱傷以後,再圖其疆土。

僵持不下之際,宇文泰看向族子宇文深,西魏的情報部門便是由他來掌控。

受宇文泰的目光示意,宇文深發言道:

“深以為,諸將所言皆有道理,但嶺南之地有一事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宇文深的一句話讓眾人面面相覷,他們不接觸情報工作,對嶺南所發生之事漠不關心,但實際上,近十年來,宇文泰致力南擴,其實已經與嶺南接壤,故而宇文深也沒疏忽對嶺南的情報收集。

“繼續。”

宇文泰不動聲色道,身為蜀地西魏政權的掌控者,他當然清楚嶺南之事。

但股份制與私人制就是這樣的區別,高澄可以不與下屬解釋原因,一意孤行,而困居蜀地的宇文泰必須跟諸將把道理講明白。

於是宇文深向在場眾將介紹起了陳霸先與其過往戰績,然後總結道:

“正值江南戰事一觸即發的緊要時刻,嶺南卻恰巧爆發俚人叛亂,陳霸先如此猛將,卻平叛數月未有任何進展,豈不怪哉?”

達奚武聞言脫口而出道:

“你是說陳霸先是在與俚人作戲?”

宇文深肯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