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南(第2/3頁)

途經山陽關,陳霸先對侯安都感慨道:

“今日之勢,如六國事秦,今日讓一縣,明日割一城,以江南有限之地,如何能填齊人無限之欲,蕭家諸子,為何就不能聯手同心,以禦外患!”

侯安都說話也不顧忌,他直言道:

“彼輩若能同心,又怎會有今日之事。”

其實二人都清楚,蕭家兄弟明知內鬥利齊,卻已然手中相殘,無非是高澄這人偽善。

他以元善見為馬骨,讓蕭家子弟相信即使被北齊控制,也好過讓兄弟得了天下。

畢竟高澄不會要他們的性命,而這些個親兄弟卻要使自己子孫斷絕。

這便是寧予外人,不予家賊。

山陽關外,已經沒了此前大戰的痕跡,只留二人一聲嘆息。

陳霸先回師廣州不久,江東威脅嶺南的軍隊也紛紛撤去。

無論如何,俘斬荊南五萬之眾,都是一場大勝,蕭紀在陳霸先黨羽的暗示下,為其陳霸先酬功,進位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公。

事情走到這一步,篡位流程也只剩了封王而已,蕭紀與陳霸先原本看似親密無間的關系,也走向破裂。

陳霸先與蕭紀這名傀儡天子暗地裏較勁的時候,也不忘往江州、蜀地派去使者,與他們結好。

此前擁立蕭紀,不過是擔心蕭家兄弟並力相攻,如今蕭綸被打殘,蕭綱對江北唯命是從,只剩了蕭繹獨自面對北齊威脅,自然是要尋求助力,也不會再管陳霸先篡謀與否。

而在蜀地宇文泰眼看蕭氏四分五裂,也不讓元欽再當什麽大梁魏王,轉而重新打起了元魏的旗號,於成都稱帝。

至於陳霸先篡奪嶺南,宇文泰才不在乎,他需要的是一個能與自己齊力共抗高澄的盟友。

昭德五年(552年)八月十六,蕭紀暗中謀劃鏟除權臣未果,陳霸先派遣侯安都領兵入宮,縊死蕭紀,轉而擁立蕭紀長子蕭圓照為帝。

蕭圓照為刀兵所迫,以定策之功,為弑父仇人陳霸先封陳王,權臣篡位的一切流程全部就緒,只等陳霸先挑選一個好日子,再篡奪嶺南政權。

蕭紀之死傳到其余三梁,蕭綱、蕭綸即使在背地裏拍手稱快,但是明面上對陳霸先卻是恨不得食其骨肉,畢竟他殺的是自己的手足兄弟。

只是嘴炮打得再響,終究沒有出兵的舉動,高澄對江南打的是步步蠶食的主意,嶺南在他的戰略規劃中,是僅次於蜀地的最後一步。

沒有北齊在軍事、經濟上的支持,蕭綱、蕭綸也只能朝陳霸先齜牙。

蕭家兄弟剩余一人蕭繹,則全程保持了沉默。

再看回荊南,慕容紹宗領兵南下以後,侯景依舊在東側防備蕭繹出兵幹涉,薛修義則派兵駐守夷陵南岸,堵死宇文泰東出路線,讓他不能湊這趟熱鬧。

而慕容紹宗得以領三萬步騎,橫掃荊南。

那些才起事,未經戰火錘煉的民眾,又怎能與北齊的精銳抗衡,各地反抗被陸續撲滅。

蕭綸本想將反抗之人盡數處死,但慕容紹宗南下前得高澄叮囑,於是以荊南民少,不得再濫殺為由,勸說蕭綸只殺首罪之人。

但蕭綸性情暴虐,哪是聽得住勸的人,執意要行誅連之事,他但凡有點自知之明,也不會給父兄獻毒酒,企圖毒害他們,自己登上皇位,而高澄也不會如此輕易掌控江東、荊南。

當初便是蕭綸上躥下跳,慫恿蕭繹起兵,才挑起了這場兄弟內戰。

慕容紹宗眼見蕭綸與其兄蕭綱不同,根本不願尊奉洛陽之令,長沙城裏,當即爆發一場動亂,齊軍入城,將蕭綸控制,但慕容紹宗也不敢擅自行廢立之事。

他對自己的處境清楚得很,按理說慕容紹宗功勛卓著,早該如段韶、斛律光等人作為領兵大將,鎮守一方。

怎麽說也是跟了高澄二十年的心腹大將。

但他與爾朱氏的親密關系,卻讓高澄不能放心,小高王的底線就是不能讓兒子們在地方發展勢力。

畢竟朝中權勢再盛,要想剪除,無非是派禁軍挨家挨戶敲門而已,但若是地方勢力,內戰便是大概率的事情。

故而慕容紹宗時常領兵,但始終得不到外鎮的機會,回了京畿地區,就得乖乖交出兵權。

本就受天子暗中提防,他又怎敢自作主張廢黜蕭綸,只得派遣信使北上,請高澄定奪。

高澄收到消息,考慮到蕭綸性情確實不是一個作傀儡的好選擇,於是下令由廢其國主之位,由慕容紹宗在長安擁立其三子蕭躓。

蕭綸長子蕭堅在其起事後,與蕭繹長子一同被蕭綱處死,其次子蕭確有志氣,得高澄欣賞,當初便是嫁北齊宗室女於他,與蕭綸聯姻。

但以蕭確的才華,也不是傀儡的合適人選,便越過他,擁立了才質平平的蕭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