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武鳴戰神(第3/4頁)

百姓不知陛下威名,只知武鳴功績。

這是當朝皇上的大忌,甚至皇室貴族中也有諸多不滿,再加上小軍師還來歷不明,派了幾波人去查,要麽無功而返,要麽生死不明,眾人更覺得他有問題。

北魏那邊也趁機發難,派了不少間諜進入大燁朝,宣傳戰神武鳴之所以戴著面具,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並不是他貌醜無鹽,而是他非大燁朝人。

他其實是北魏人士,甚至身上還流著北魏皇族的血,只是因為爭奪皇位傾軋,敗走大燁朝。

當這個消息在民間流傳時,大燁官方態度曖昧,並沒有阻止,甚至還有有心人出手,添油加醋主動散播流言。

風向開始轉變了,不知情的民眾很快被引導向另一面,罵他是北魏的雜種,加入大燁乃是狼子野心,遲早會露出醜陋的真面目。

當然這種流言,在每年兩國交戰,大燁一次次被武鳴將軍拯救時,就不攻自破了。

哪怕野心論年年流傳,的確引起不少人的警惕,但是只要武鳴將軍給大燁朝帶來勝利,他就依然是戰神。

武鳴戰神橫空出世十八年來,朝廷每年給他的封賞都如流水一般,送到邊疆,甚至給他的權柄也越來越大,他等同於北疆的王。

事實自然也是如此,在北疆沒有流言能夠擊破戰神的威名,武鳴將軍沒來之前,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節節敗退之中,而他來了,他們才能在北魏的燒殺擄掠之下喘上一口氣。

他們不在乎皇上姓甚名誰,誰能讓他們活命,誰就是他們的皇上。

這十八年來,朝廷從未召見過一次武鳴將軍,武鳴將軍也從未離開過北疆,這是彼此之間無言的默契。

他只要替大燁朝擋住北魏就行,賞賜給,名號有,但是別回京,皇室怕他振臂高呼,直接改朝換代。

“北魏當真是好心思!”溫明蘊忍不住感嘆道。

當今聖上並不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守成都勉勉強強,謹小慎微,缺乏霸氣和魄力。

他對武鳴將軍的任用十分保守,曾經也把武鳴撤換下來,讓其他將軍頂上,後果便是那年北魏大勝,大燁朝北疆三城被搶光,其中一城被屠,血海深仇又添一筆,皇室恥辱名聲又多一條。

自那之後,北疆的布防人員無論變動多少,武鳴將軍始終是個不動的鐵釘子,猶如定海神針一樣,紮根在北疆。

這幾年兩國對峙,誰也奈何不了誰。

對大燁朝來說,是難得的平靜,大家能過上相對平和的日子。

但是對於北魏來說,卻苦不堪言,他們就是靠搶奪過冬的,如今打不贏仗就搶不了東西,這幾年冬天一年比一年差,但若是舉兵壓境,又是一場苦戰,還不知道能不能贏。

和之前的好日子相比,簡直天差地別,因此他們要想辦法動一動武鳴。

“誰說不是呢,北魏使團此次來訪,目的根本就不是和談,而是逼迫父皇。要麽讓武鳴將軍回京,要麽就生受著北魏使臣的嘲諷。”五公主搖頭嘆息,一臉的痛苦面具。

實際上她還漏說了一點,北魏使臣這麽折騰,最主要的還是離間君臣關系。

原本皇上對武鳴將軍就十分忌憚,如今最強大的敵人,頻頻在自己面前誇贊武鳴將軍,說他多麽厲害,比君王還出名,這九五之尊聽了能高興才怪,只怕心底的忌憚要逐漸轉變為痛恨了。

若是再有朝堂上一些宵小之輩,上躥下跳地出鬼主意,局勢不容樂觀。

“那如今的風向如何了?”溫明蘊忍不住打聽起來。

“不知道,父皇也在為難之中。但是我從小就被教育過,無論何時何地,皇室的臉面不能丟。”五公主十分苦惱,她把自己的頭發給抓亂了,都沒有發現,足見她有多憂心。

雖然五公主沒有明說,但是這番話已經暗示了許多。

國土可以丟,皇室的臉面不能丟。

的確有那味兒了,這讓溫明蘊想起讀《紅樓夢》時,賈府已經入不敷出了,卻還要把貴族面子放在第一位。

無論內裏汙糟不堪成什麽模樣,留給外人看的表面,始終都要保持光鮮亮麗,哪怕這份光鮮已經散發著一股腐臭了。

溫明蘊內心雖不贊同,但是她一聲不吭。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置喙皇族。

就連五公主提及這方面的內容時,都在兜圈子,更何況她一個草民。

顯然五公主也不需要她回答,吐槽完畢之後,就幽幽嘆了口氣道:“這也不是我能管的,我今日來想向你討個主意。”

“你我之間還用討個主意這種話,看樣子不是什麽好活兒。”溫明蘊笑著接茬。

“那是,招待葉麗莎那只野雞,能是什麽好活兒嘛。或許是我順杆子往上爬,把那支鳳釵搶了回來,她十分不滿,立刻提出要我帶她開宴席,說時常聽說大燁朝的貴女們,隔三差五開各種宴席,她想見識一番,一定要好好帶她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