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王靜芳(第3/5頁)

漫畫連環畫是連環畫一種藝術形式,建國前繁榮發展過,也湧現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但建國後因為種種原因,相關作品少了很多,現在流行的是線描和素描連環畫。

《三火打工記》跟傳統形式的漫畫連環畫又有所不同,後者仍是寫實風格,而前者畫風更卡通。另外蘇婷用文字泡取代了腳本,加強了角色之間的互動,因此風格上更偏向於後世流行的漫畫。

這種改變的好處顯而易見,增加角色互動是其一,降低閱讀門檻是其二。

但劣勢也很明顯,現在流行的連環畫風格重文字腳本,圖通常是根據文字畫出來的,而文字描述性更強,幾段話能講述完一個劇情點。

所以連環畫一般都不長,畫報上刊登的一般只有三四十幅圖,集結出版的會長一點,但也就一百幅圖左右。

短而精,是這時候流行的連環畫的特色。

而漫畫的側重點則在圖上,按《連環畫報》的篇幅,一幅圖裏只能畫出一個對話來回,互動感是增加了,但篇幅也拉長了。

像《三火打工記》,畫成連環畫可能只需要畫一百幅圖左右,但畫成漫畫,篇幅長了一倍。

而且也是前期蘇婷糾結主要原因。

一方面她覺得畫成連環畫,出不了她想要的效果,另一方面蘇婷不確定讀者能不能接受這種風格,出版社願不願意冒險。

糾結過後,蘇婷還是決定隨自己心意來。

出版社願意冒險最好,不願意也無所謂,反正她現在不缺錢。如果以後她想將這個故事印出來,也可以選擇自費出版。

雖然她拿不出太多錢,但印幾百本還是沒問題的。

聽完蘇婷的想法,王靜芳思考片刻說:“如果你願意用現在的筆名連載這個故事,過稿應該沒問題。”

蘇婷想換個筆名連載《三火打工記》,也是王靜芳猶豫的原因之一。

連續兩部作品爆紅,一顆榴蓮這個筆名儼然成為了連環畫界的新星,積累了不少讀者,《知青》連載完結已經小半年,到現在出版社仍能收到不少蘇婷的讀者來信。

人們總是更願意信任認識的人,讀者看連環畫時也會更願意看已經成名的連環畫家的作品,而如果是新風格,他們也對已經成名的人接受度更高。

有之前的號召力在,《三火打工記》就算不紅,應該也不至於寂寂無名,連載結束後出版也不會是問題。

說完見蘇婷面露猶豫,王靜芳又說:“其實我很支持你把筆名換成本名,但我覺得,《出桃源村》和《知青》也是你的作品,我們沒必要跟之前的作品完全切割,你說是不是?”

王靜芳一直覺得蘇婷筆名不太好,不夠嚴肅,能換成本名,她舉雙手雙腳贊成,相信讀者們也都能接受。

其實蘇婷換筆名並不是為了跟之前的作品完全切割,而是覺得這個故事跟之前的風格相差太大,所以才想分開連載。

至於新筆名為什麽用本名,這就要從一顆榴蓮這個筆名說起來。

一顆榴蓮是蘇婷前世的微博名,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她當時特別饞榴蓮,但舍不得買。

用它當筆名完全是為了蹭熱度,她在微博連載的條漫是突然爆紅的,等她反應過來要改名時,人已經紅了。出版社也擔心改了名字粉絲不認識她,就建議她用微博名當筆名。

用了好幾年,蘇婷對這個不太正式的名字有了感情,所以穿越後投稿時將其沿用了下來。

但穿越到這世界快兩年,買過那麽多期畫報,蘇婷看到其他作者用的不是本名,就是取得像本名的筆名,有點被影響,再取筆名時不太好意思再玩梗,就也打算用本名。

不過一顆榴蓮這個筆名蘇婷仍打算繼續用,她想好了,以後畫風嚴肅正經的故事就用這個筆名連載,偏兒童文學風格的故事就用本名連載。

唔,好像有點反了,但管他呢,她高興就好。

蘇婷沒有隱瞞,將自己的打算都告訴了王靜芳,並說:“這兩個筆名,短期內我不打算對外曝光,所以……能過稿最好,不能過稿就算了,我再想想其他辦法。”

不過稿能有什麽其他辦法?無非是換家畫報,繼續投而已。

如果蘇婷是新人,或者之前的作品反響平平,王靜芳可能不會太在意她往其他畫報投稿。但事實恰恰相反,蘇婷之前兩部作品都紅了,只要她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水平,以後說不定能成為畫報的當紅連環畫家。

而且翻完這個故事後,王靜芳不得不承認,雖然風格不是現在流行的,但這個故事的確生動有趣,讓人看著看著,忍不住會心一笑。

沉思良久,王靜芳說道:“這樣吧,我把稿子帶回去給主編看看,盡量爭取兩期連載,如果反響好就繼續,不好的話可能會中斷連載,你看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