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買房(第3/5頁)

黃同志面露疑惑,賀東川解釋道:“我們早上來過一次,但你不在家。”

“我當時應該是去醫院了。”黃同志解釋完,推門讓蘇婷和賀東川進去。

進屋是門廳,左手靠墻壁做了櫃子,櫃子不高,頂部可以放東西,右手邊是隔斷,轉過去就是客廳。

大運動期間,這些洋房基本都被沒收,被分配給了國營廠職工居住。因為一棟樓裏往往要住好幾戶,所以光客廳就能被隔出好幾間屋子,周教授的房子被收回來時就是這樣。

但當蘇婷轉過隔斷,看到的卻不是被隔出來的狹窄走廊,而是空蕩蕩的客廳。

沒有隔斷,也沒有任何家具,就是很空,木質地板倒是擦得很幹凈,上面處處都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你們家這是?”蘇婷疑惑問。

黃同志解釋說:“這裏以前是機關單位的辦公場所,房子還回來後,以前辦公的單位都搬走了,我手頭沒有錢買家具,所以房子裏很空。”說到最後,他看起來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蘇婷和賀東川都能理解,如果有錢買家具,他也不至於要賣房子。

因為空蕩,夫妻兩人很快看完了一樓,跟著黃同志上樓去看房間。

上島二樓後,最先入眼的是一間小客廳,大概只能擺得下一張圓形茶幾,兩張座椅。而在客廳左手邊有一個小房間,不用想,裏面很空。

從小房間出來,往左是一條走廊,兩邊和走廊盡頭各有一間房,這幾間房也都很空,包括黃同志睡覺的那間屋,裏面只用磚頭、兩張破舊門板勉強拼出一張床,行李則全部堆在了地上。

雖然裏面空蕩蕩的,什麽家具都沒有,但蘇婷注意到浴室裏有淋浴噴頭,而且她擰開開關試了下,噴頭能出水,只是因為沒有煤氣,所以出來的是冷水。

但如果住進來後能解決煤氣問題,以後她就不用在每天晚飯後匆忙趕回家生煤爐了。

再加上這裏之前是辦公場所,除了一樓地板人來人往損毀有些厲害,其他地方保養得的都很好。

一圈看完,蘇婷就知道這房子可遇不可求。

但下樓後蘇婷沒有急著詢問房屋價格,而是問道:“黃同志,我想問一下十年前這房子是誰的?”

“是我爸的。”

“那你有兄弟姐妹嗎?”

對方搖頭:“沒有。”

“你父親呢?他有沒有兄弟姐妹?”蘇婷問完解釋道,“你別覺得我煩人,我只是想確認清楚,你是不是這套房子唯一的所有人。”

對方再次搖頭,說道:“我有個姑姑,五十年代跟著夫家人去了國外,不過她離開前,家產已經分了,這套房子留給了我爸。”

“那我能再問一下,你為什麽想賣房子嗎?”

黃同志低著頭說:“我媳婦生病了,需要很多錢治。”

他是十年前下鄉的知青,插隊第二年認識了他媳婦,隔年他們就結了婚。婚後他們感情一直很好,日子過得雖然不富裕,但他們都很滿足。

直到三年前,他媳婦上工時突然倒下,打那以後,她一直臥床吃藥。為了給她看病,他們花光了家產,還欠了不少外債。

年前他媳婦病重,治療又需要一大筆錢,可親戚朋友都被他們借怕了,一直躲著他們走。走投無路之際,他聽隊裏的知青說,有個下放到他們那邊的知識分子被摘帽,不但工作恢復了,上面還把他家裏以前被沒收的房產還了回來。

他想到自家在滬市有一棟洋樓,就借錢來了滬市,跑了大半年,才把證明跑下來。

因為知道他家在滬市有房,老家親戚朋友又借了他不少醫藥費,而他媳婦住院還需要不少錢,所以房子下來後,他火速放出了賣房的風聲。

只是半個月過去,來看房的人不少,誠心想買的卻不多,所以他現在有點猶豫是否要降價出售。

但他留了個心眼,沒有把想法說出來。

而蘇婷在聽完他的回答後有些動容,這世上願意賣房給妻子治病的人可能有,但確實不多見。

她開口問道:“你的心理價位是多少?”

對方斟酌片刻,試探著報出價格。

跟現在的房價比起來,這價格不便宜,但同時想用這樣的價格再買一套這樣的房子也不容易。

要麽大運動期間,房子被分給國營廠當職工房,一棟樓隔出七八上十戶,這麽些年過去,房子早被破壞得不成樣子,並且買下後如果想自住,拆墻維修又是一大筆費用。

周教授為什麽把房子租出去,還不是因為自住成本太高,不想花這筆錢嗎?如果把這筆費用加上去,這房子就很便宜了。

要麽房子保養得不錯,但本身產權不清晰,比如房產被沒收時,房主年紀已經不小,有兒有女,而大運動結束後,原房主已經去世,且沒有留下跟房子有關的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