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傾慕(第3/4頁)

陳壁意外,“不是有郭將軍在嗎?”

“整個鳴山的守衛都是他在看,他不一定時時刻刻都在,難免有不在的時候,他的副將跟著,你也跟著,這裏同寒光寺沒什麽區別。寒光寺沒得逞的蠅營狗苟,鳴山書院還會再來,別嚇到她。”陳修遠說完,陳壁會意,“知道了。”

“讓陳穗和陳銘跟著我。”

“那陳楠呢?”陳壁看他。

“我安排了事情給他。”陳修遠說完,又吩咐了聲,“去吧。”

陳壁應好。

……

陳修遠轉身,剛想往翠園那處去,正好遇到信良君。

四目相視,信良君眼波橫掠,眼中都是不屑,從他身側走過,目中無人,也熟視無睹。

陳修遠並不介意,繼續往翠園那處去。

信良君原本是要離開的,腳下去忽然駐足,轉眸看向身後,岑遠這處,然後見漣卿也在人群中。

身側的副將上前,“今日有國子監的學生在翠園探討時政,東宮在。”

信良君眉頭微皺,想起昨日岑遠說起的話,又多看了漣卿一眼,沒有再轉身離開。

……

岑遠上前的時候,正有學子在發表自己的看法。

漣卿見他坐在人群後面,他也朝她點頭,示意她繼續,他就在這裏陪她。

有他在,漣卿心中似是都踏實了許多。

岑遠的注意力從漣卿這處轉到發言的學子身上,對方說到一半,剛到慷慨激昂的時候,“……所以,燕韓雖然才經歷譚王之亂,歷經動蕩,但是珩帝要比先帝鐵腕得多,削減駐軍建紫衣衛,雖然駐軍的人數在減少,但是更穩固,而且是聽令於珩帝。削減駐軍的開支,又投入到了民生當中,諸如水利興建,運河開鑿。即便是譚王之亂這麽大的動蕩,邊關也未亂,珩帝的治國之策是適合燕韓國中的。”

因為說起的是燕韓,漣卿下意識看向岑遠。

果真見岑遠在認真聽著,沒露聲色。

而這人說完,另一人也起身,討論的氛圍很好,也自由接道,“我贊同方才載元兄所說的珩帝治國之策,但也有不同看法。燕韓地理位置特殊,與諸國毗鄰,這是它的優勢,也是劣勢。優勢在於,可以憑借特殊的地理位置,交東西,通南北,但劣勢同樣在於,它很可能會四面樹敵。諸位看,燕韓的北部有巴爾,巴爾一族好戰,隨時都可能與燕韓爆發沖突,尤其是寒冬;燕韓東部是蒼月,蒼月是上國,輕易不會窮兵黷武,但臨近諸國之間,局勢瞬息萬變,燕韓東臨蒼月,一旦生出摩擦,很難抵禦;往西,有我們西秦,兩國之間的關系微妙,也有摩擦在;西北有羌亞,西南有西戎,羌亞與西戎雖然不像巴爾,但也驍勇善戰,都曾與燕韓發生過沖突。所以,燕韓周圍虎狼環伺,燕韓的症結在於如何遏制周圍,也讓自己免予被周遭遏制。臨近諸國中,燕韓面臨的局面,是最難的。”

這人說完,旁人有贊同的,也有不贊同的。

遂又有另一人起身,“非也,既然各抒己見,我倒覺得臨近諸國中,局面最難的是長風。雖然長風與西秦並非鄰國,但幅員遼闊,拋開巴爾,西戎,羌亞這幾國不談,長風的國土堪比南順,僅次於蒼月。早前長風強盛的時候,還一度逼得巴爾後退百余裏,從巴爾手中拿到了通往西域的麗嘉商路。但長風慣來有奪嫡之亂,新帝登基,大都伴隨著□□,而後才有平穩執政的十余二十年,再等到新的天子即位。如今長風國中看似風平浪靜,實在對內危機四伏,又與南順,蒼月,東陵之間暗潮湧動。長風想要崛起,除非強有力的天子執政,為日後的東宮保駕護航,但自古就有的症結,也非輕易能扭轉的。”

陳修遠想起眼下的長風確實危機四伏,長風同東陵,遲早要有一戰。

又有另一人起身,“那我來說說南順吧,南順偏安一隅,是臨近諸國中戰事最少的國家,臨水而興,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國中富庶,經貿發達,僅次於蒼月。雖然與東陵有夙願,與蒼月,長風的關系微妙,但隔著天塹,等同與有天然的屏障在,易守難攻。與巴爾,有百余年沒有過戰爭了,只有西邊的西戎,西戎如果同南順沖突,便要跋山涉水,穿過廣袤的荒漠,除非是有備而來。眼下元帝登基數年,大膽用人,許相統領百官,主理內政,興建防洪工事,打通陸路與水路,南順這些年長足進展。太多優勢了,臨近諸國一旦交戰,近乎所有的物資都可以通過南順走,都要與南順交好。所以,雖然地理位置不同,但南順亦有值得借鑒之處。”

原本就是時政探討,接下來又說起蒼月。

蒼月自太子監國之後,一改早前的強勢,以大國之姿,與周遭交好,但說不強勢,壓制巴爾的時候,又雷厲風行。蒼月太子的執政有些讓人看不透,不知意欲為何,但蒼月漸漸從早前的強勢,要各方臣服,慢慢變得內斂擔當,卻越來越不容忍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