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邵家(第3/4頁)

她也一樣……

但轉念一想,此事還是有蹊蹺。

如果都有禁軍來淮陽郡王府搜人了,而且也一直有人在打聽她和二哥的下落,那怎麽會沒想到大哥的未婚妻是邵澤志邵老大人?

如果一直找不到她和二哥,會不會有人在邵府蹲守?

漣卿越想心中越清晰。

邵老大人原本就在京中,如果淮陽郡王府出事,邵老大人擔心,一定會到處尋人打聽大哥和淮陽郡王府的消息,他們雖然在路上,但留了侍衛在淮陽,如果有人打探到淮陽郡王府處,他們是知曉的……

也就是說,要麽邵老大人謹慎到連過問都不敢過問,怕惹禍上身;要麽,邵老大人壓根就想和淮陽郡王府撇清關系,所以根本不會去打聽;再要麽,是邵老大人也不知悉。

除了最後一條,前面兩種情況,即便二哥去邵府尋人,邵家也不會施以援手……

即便是最後一條,邵老大人知悉實情後,也未必不會是前兩條的結果。

漣卿指尖攥緊,當時怎麽一頭熱,沒有靜下心來想。

其實能想到的……

第二晚,漣卿近乎徹夜未眠,應當是在臨近拂曉的時候,靠在墻邊睡過去了。

想來之後,這一日便過得尤其慢。

慢到每一個呼吸裏,好似都藏了擔心。

但京中還沒有消息傳來。

到第三個晚上,漣卿知曉不能再等,“白瓶,於冒,你們兩人入京看看,我還是不放心二哥這處。”

白瓶和於冒為難,“三小姐,世子吩咐過,我們倆要留下保護三小姐安全,這裏不同淮陽城,怕出事情。”

漣卿折中,“這樣,白瓶留下和我一道,於冒,你入京一趟,見機行事,順道打聽下消息。”

白瓶和於冒兩人面面相覷。

漣卿又道,“我知道你們擔心我安全,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事情,留一人在和留兩人在是一樣的,如果白瓶一人無法周全,兩人在也是一樣。”

三小姐的話不無道理。

“於冒,你再替我去京中打聽一件事。”漣卿說完,於冒點頭,“三小姐您說。”

“打聽下貫城翁府,就是我爹的恩師,翁在文翁老先生府上近來可有什麽大事,記得打聽這處給我。”漣卿吩咐完,於冒頷首,“我知道了。”

於冒連夜往京中去。

只有白瓶一日值夜。

漣卿睡不著,握著手中的加柄匕首看著出神。

這是在萬州的時候,爺爺給她的袖珍匕首。

——這把匕首削鐵如泥,丫頭,收好了。爺爺是想告訴你,無論是女子還是男子,都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至少,不能輕易屈服,抗爭過。

漣卿微微垂眸,

於冒才出發,不會這麽早回來。

但如果明晚二哥沒回來,情況就會變得復雜而危險……

漣卿掌心牢牢握緊。

*

第四日上,沒一刻鐘,漣卿都如坐針氈。

瓶子也比平日的話都更少,而且,反復在落腳處以外的地方來回打探。

漣卿從未覺得哪一日有眼下這麽長過。

恨不得一睜眼就見到二哥平安回來,或者一睜眼就是天亮……

漣卿想起爹娘,想起大哥,想起二哥,也會想起陳修遠。

如果是陳修遠在,他會怎麽辦?

在萬州的時候,她在議事廳見過陳修遠應對朝中之事,比廳中所有人都更沉穩冷靜,也告訴過她,慌亂並沒有什麽用,越是慌亂,越是離危險近了,無異於火上澆油。

如果她是冠之哥哥,她應該想的是,如果二哥不能平安回來,她能做什麽……

漸漸地,漣卿靜下心來。

不再花大把而冗余的時間去想二哥是不是有事,而是,如果二哥這趟有事,她應該怎麽辦?

眼下沒有紙筆,也不可能寫在紙筆上,漣卿撿起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

列出的,是一個個名字。

都是爹娘身前時常提起的名字,逐一回憶,哪些她見過,印象是什麽,是不是值得信賴,等等……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漣卿列完了所有能想到的名字,還有他們相互之間的關聯和利益鏈。

她過往從未做過這類事情,但一開始,就停不下來。

但凡這兩個名字之間,有相互利益關聯很深的,這兩個人都不能找,相互之間商議過,很容易被另一個人左右。

她要找的,是利益鏈裏最輕的。

旁人輕易不會覺察,即便覺察,也覺得不會牽連到其中的。

到最後,就剩了兩條。

一條是長風陶家,那是娘親的娘家,但陶家在長風,鞭長莫及。

另一條是貫城翁家,翁老先生是爹的老師,雖然走動並不如旁人頻繁,但她印象很深刻,小時候爹帶她去看翁老先生的時候,翁老先生同爹之間說話親厚,這種親厚與旁人不同,是在沒有旁人的時候,但在有旁人的時候,翁老先生待父親同待旁的學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