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糖葫蘆與小尾巴(第2/3頁)

所以柯度這麽一說,廳中都知曉太醫是有意避過,沒有說破,但緊張之意,都可意會。

顧白城頷首,“既然太醫如此說,自然有太醫道理,是應讓陛下靜養。”

陳修遠看向柯度,“眼下可以探望陛下嗎?”

太傅問出了在場所有人都想問的。

眾人紛紛點頭。

柯度再次拱手,“各位大人稍後。”

看著柯度背影,陳修遠輕嘆,“我雖不在朝中,但聽聞這半年天子一直勤勉,又得諸位從旁輔佐,日益精進,諸位大人辛苦了。”

這半年確實不易。

新帝登基,百廢待興,而新帝又勤勉,臣下也操心多。

陳修遠這句話確實得了眾人心□□鳴。

“輔佐天子乃臣下之本。”

“天子聰慧勤勉,是西秦之福。”

“陛下登基之後,勤於朝政,亦有鉆研,朝中多贊譽,我等亦當極盡全力輔佐陛下。”

“陛下自登基,事必躬親,積勞成疾,歇一歇也是好事。”

顧白城點題。

陳修遠頷首,“顧大人所言極是,只是現如今魏相病倒了,這一路回京,還要勞煩諸位大人多分擔。”

“是,太傅!”

眾人拱手。

陳修遠這才收回目光,又看向郭維。

郭維頷首。

岑遠這個時候出現,也安了朝中這些隨行要員的心,不然,這一路回京,天子都不露面,先不說旁人,這些隨行要員都會生出疑心。

這個時候以岑遠的身份露面,是拿自己去換天子安穩。

西秦接連幾十年的動亂,尤其是生辰宴之後,好容易民心開始安定,再經不起更大的波折。

太傅鋌而走險的,是為了天子,也是為了大局周全。

郭維心中都清楚,但不能戳穿。

而陳修遠這處見到郭維頷首,知曉稍後輕騎暫離的事,郭維這處都已經安排妥當了。

等柯度問過太醫,見過天子,這場過程走完,阿卿就會啟程出發,這裏交給他。

其實細想之下,這一趟回西秦,他見她也不過數日……

他當然知曉回京途中變數諸多,他也好,小尾巴也好,未必都能一直平安順暢,但稍後的道別,卻又都不能顯露。

天子之位,於旁人看來高高在上,炙手可熱,但其中冷暖自知。

思緒間,午作寧上前,“太傅在此,陛下這趟東巡的見聞,我等正好說與太傅。”

陳修遠溫和笑道,“勞煩午大人,洗耳恭聽。”

……

晚些時候,柯度來請。

太醫才給天子把脈,遠遠便能聽到天子咳嗽聲,以及太醫叮囑務必少見風,近來勿操勞之類。

也間雜著天子應好的聲音,還有問起魏相病情的聲音。

等陳修遠等人到場,太醫才退至一處。

“太傅。”漣卿看向他。

“昨夜至,未敢叨擾陛下,陛下務必保重龍體。”這句叮囑在此時聽來恰逢時宜,但漣卿卻聽得懂,是道別。

“太傅的話,朕記下了。只是方才聽太醫說起,此趟回京路上,多休養,老師又病倒,朝中之事和回程上安排,就由太傅和郭將軍代勞。”

漣卿說完,掩袖輕咳兩聲。

何媽趕緊遞水。

陳修遠和郭維拱手應是。

“之後就勞煩諸位愛卿,有要緊的折子還是交由柯度呈給朕,朝中之事不可耽誤了,病榻上正好無事,看看折子打發時間。”漣卿說完,叮囑柯度一聲。

柯度會意。

“那都散了吧,朕歇會。”漣卿再次掩袖,周遭也都看出天子臉上倦容。

眾人拱手,未曾久留。

臨出屋前,陳修遠回眸看向漣卿,臉上都是溫和笑意了,漣卿沒舍得移目,一直見他背影消失在眼前……

何媽提醒,“陛下,主上走了,陛下該換衣裳了。”

漣卿看了看賀媽,“何媽,你自己也保重。”

何媽笑道,“陛下放下,老奴還看陛下和主上大婚,等陛下和主上的孩子出生,老奴還要照看呢!”

漣卿頓了頓,臉色忽然紅了。

何媽笑起來。

正好陳淼入內,手中捧著衣裳,“陛下,衣裳備好了,郭將軍這處催促了。”

漣卿頷首。

陳淼避開,何媽替漣卿更衣,漣卿輕聲道,“何媽,照看好冠之哥哥……”

何媽溫聲,“陛下放心。”

先行的輕騎大約三四百人,因為輕騎中也有十五六歲的少年子弟,所以漣卿在其中也並不引人注目。

軍帽拉下,上了馬。

余光正好見到郭維同陳修遠在一處說著話。

她知道,陳修遠是在送她。

即便這清一色的人群中,根本看不清她。

但至少他在。

“陛下,走了。”陳淼輕聲提醒,漣卿點頭,跟著前面的禁軍一道打馬而去。

陳修遠遠遠看著方才離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