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車炮抽殺(第2/2頁)

可經過此事後,他們還怎麽規勸天子,不可重用廠衛,畢竟賞賜錢糧一事,叫西輯事廠沾手了,這沒一段時間是結束不了的。

看著群臣的神態變化,崇禎皇帝的心情不錯,通過畢自嚴站出來規勸自己,他達成了幾層政治目的。

一個所謀的一些部署埋線,沒有被朝臣注意到,繼而在大朝議上反對,行扯皮之事。

一個為大內行廠、西輯事廠立穩腳跟,也做了相應的鋪墊。

一個此番所賞賜的錢糧,皆由西輯事廠全權發放,不經各級官員、武將之手,這叫上下其手的現象,沒了用武之地。

倘若此次西輯事廠做得好,沒出現什麽紕漏,那此後有關賞賜或者糧餉派發之事,凡涉及到軍隊的,崇禎皇帝就會逐步明確機制,派西輯事廠全程監督派發,若期間敢出現任何貪汙糧餉的爆雷,殺負責該批的西廠廠番及內官。

當然這件事情要逐步完善,先拿遼東、薊密永三協等地暫行,等取得相應效果後,延伸到九邊重鎮,只要這件事情能做好,像南方諸省是否延伸下來,崇禎皇帝都不會太在意。

畢竟扼住北方諸邊鎮、諸省的糧餉派發,確保底層將士能實領糧餉,那局勢就不會朝壞的方向崩潰。

崇禎皇帝在下一盤大棋,所以要有足夠的耐心,來一點點做這些事情,至於期間會出現什麽其他事情,到時在一點點應對就是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在群臣還在消化崇禎皇帝所講,李鳳翔捧著授賞旨意,便走上前宣讀起來。

這份關於恩養遺孀遺孤,著命部分立功將士,就任北直隸治下衛所罷免衛所官,著選戰死健兒親眷補充勇衛營、忠勇軍,立大明英烈碑的旨意,叫皇極殿內外的群臣,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尤其是對第三、第四條,不少大臣都生出質疑。

京畿這邊本就有三大營,現在要增擴勇衛營、忠勇軍,這不是勞民傷財之舉嗎?!

更關鍵的是勇衛營、忠勇軍不隸屬於兵部,前者直歸天子,後者直歸九門提督,若增擴的話,天子所掌兵權不增多了?

那相應的皇權不也增強了?

還有增擴的忠勇軍,所需錢糧,豈不是要叫兵部來掏?

至於大明英烈碑一事,那在不少大臣眼裏,更是匪夷所思之事了,國朝都下血本賞賜了,一幫丘八,憑什麽能在承天門外立碑?!

牽扯到‘文貴武賤’的政治生態,使得不少大臣的心裏,一個個都變得激動起來,在李鳳翔念完旨意後,便跳出來了不少。

“啟奏陛下,增擴勇衛營、忠勇軍一事,在臣看來實屬多余之舉,國朝本就有三大營拱衛京畿,無需做這等事情,若陛下憐憫那些戰死將士之親眷,可優先將他們選進薊密永三協等地參軍。”

“啟奏陛下,臣覺得九門提督既已掌京城守備事,領各門,再掌忠勇軍兵權,實屬過於權重,臣請旨裁撤忠勇軍,將所部將士編入三大營。”

“啟奏陛下,國朝既已恩賞戰死的將士,那無需再行勞民傷財之事,在承天門外立所謂的大明英烈碑,此事在我大明並無先例,且承天門乃皇城要地,更有社稷壇、太廟要地,怎能叫其受到驚擾!”

“臣附議!”

“臣附議!”

數十名情緒激動的大臣,手持朝笏跑出朝班,紛紛向崇禎皇帝拱手作揖,行規勸之事,反對他們所不願看到的事情。

像韓爌、李標、周延儒這些大臣,有什麽神情變化、心裏是怎麽想的姑且不提,軍機大臣王洽、李邦華,九門提督孫祖壽幾人,這臉上卻露出凝重的神情,因為朝臣所規勸反對之事,涉及到了他們。

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神情看不出喜悲,盯著眼前這幫情緒激動的大臣,胸膛湧現出陣陣鬥志,此次召開的大朝議高潮,也算如期而至了,此事自己所能達成所謀政治目的,那不僅能搓搓文官的氣焰,還能為自己後續所謀之事,埋下較為堅固的基礎,所以他絕對不能有絲毫的退讓,關系到皇權鞏固,退一步那都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