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文死諫

大明現有的官僚體制,在崇禎皇帝的眼裏,是存在著不小的問題的,尤其是在文武失衡以後,文官群體逐步把持著朝堂的各級話語權,並通過一次次細小的調整,將政治優勢牢牢把持在手。

王洽所表明的事情,其實在崇禎皇帝看來,就是擔心六科之一的兵科,最後會行使封駁權,拒絕執行軍機處所擬,下到兵部的奏疏。

事實上兵科那邊的態度,就是這樣的。

至於為什麽要這般行事,還不是崇禎皇帝在皇極殿所召大朝議,通過自己的謀劃,所達成的政治目的,引起了朝中文官的極大不滿。

更為關鍵的一點,被下詔獄的袁崇煥,更牽扯到不少朝中文官,倘若真叫錦衣衛督辦此案,那只會叫文官群體陷入到更被動的境遇。

“溫卿,你說兵科的那幫官員,會準備怎麽做呢?”在王洽離開後,崇禎皇帝單獨留下溫體仁,將問題拋給溫體仁。

“陛下……”溫體仁眉宇間透著猶豫,沉吟少許後說道:“只怕兵科的人,知道陛下的做法後,要行規諫之舉了。”

“看來溫卿的想法,跟朕一樣啊。”

崇禎皇帝盯著溫體仁說道:“朝廷裏面有壞人呀,拿著國朝的俸祿,吃著朕給的皇糧,卻處心積慮的想跟朕作對。

眼下大明是什麽局面?

一個個總拎不清輕重緩急,覺得朕想做些事情,就是準備乾綱獨斷,就是不尊聖賢之道了。

溫卿,你說朕該怎麽辦?”

想要對付朝中的文官群體,尤其是那幫務虛、謀仕途、養望的大小政客,就要利用相同出身的官員,來相互間撕咬才行。

在皇權與臣權的抗衡中,以科道為首的言官禦史,那向來就是文官群體的急先鋒,以規諫之名,倒逼著大明天子退讓。

倘若遇到懂得權謀算計的大明天子,那還好點,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來打擊文官群體的囂張氣焰。

最為典型的例子,便是嘉靖皇帝的大禮議,有關‘繼嗣、繼統之爭’的背後,卻牽扯到更深層次的政治目的,而憑借這場政治鬥爭的勝利,嘉靖皇帝力挫文官群體,鞏固了自身皇權。

心思陰沉的溫體仁,明白這是天子給自己的考題,在權力與罵名上,主動向權力靠攏,拱手作揖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叫兵科的人跳出來。並且依臣愚見,兵科的人,不止會以此來規諫陛下,還會將矛頭指向京衛都督府,一旦他們這般行事的話,臣懇請陛下著錦衣衛督辦袁崇煥一案。”

溫體仁是個好同志。

雖說骨子裏是政客不假,喜歡追逐權力,但對當前的朝局來講,要用,要大用,這樣才能制衡朝堂。

崇禎皇帝露出贊許的笑容,對溫體仁的投名狀很滿意,看來借助袁崇煥一案,要將溫體仁,安排進內閣才行。

“行了,朕知道了,溫卿先下去忙吧。”想到這裏的崇禎皇帝,開口說道:“先將朕吩咐給你的事情辦好,遼東可等不了那般長時間。”

“臣領旨!”

先前借著大朝議之際,憑借自己的種種謀劃,在宣讀授賞旨意時,朝中文官沒將注意放在劉興祚被擢升為東江鎮總兵官,而登萊巡撫亦空缺下來。

接下來崇禎皇帝要做的事情,是叫孫元化出任登萊巡撫,叫袁可立出任山東巡撫,這般泛遼東圈才能達成。

只要能達成這一政治謀劃,那有關遼東方面的部署,就能暫時告一段落,並開啟轉入戰略防禦的狀態。

遼東這個諸多勢力打造的金山,崇禎皇帝必須逐步給他掐斷掉,要是再繼續這般放血下去,遲早大明財政要崩掉。

……

“諸君,咱們不能就這般坐以待斃!”

兵科給事中李長嶺,情緒激動的看著兵科都給事中劉懋,卻對東朝房所聚的兵科諸官說道:“本官都聽說了,軍機處那邊,準備將順天府、永平府兩地,多數衛所官全部罷黜問罪,並叫先前立有功勛的將士遞補上去。

固然說國朝進行授賞,乃國之根本。

但是這般急切的去操辦此事,在一切尚無查明的前提下,就武斷的要將涉事衛所官悉數罷免,這將會給京畿一帶的安定,帶來極大的危險啊。

眼下薊密永三協之地,尤其是薊州鎮那邊,尚處在虛弱狀態,倘若真出現岔子,那是會給國朝帶來不好的影響啊。”

李長嶺的這番話講出,引起其他官員的共鳴,其中便包括兵科左右給事中,眼前發生的一幕幕,叫沉默不言的劉懋,眉頭緊蹙起來。

作為兵科都給事中,劉懋心裏怎會不明白,眼前這幫兵科官員,之所以這般激動,那是有著其他目的的。

“還有天子所設京衛都督府,根本就不符合規矩,此舉叫兵部徹底隔絕在外,宮城、皇城的禁衛,在京的一眾京衛,全都叫勛戚所把持著,倘若出現任何問題,那對國朝來講恐是大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