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斷案,斷的是人情世故

在大明做官啊,凡事都留一線,講究個人情世故,畢竟人不是活在真空下的,那錯綜復雜的利益網,怎麽都能纏繞在一起。

當攀關系和講利益,成為大明官場的常態,那權謀算計、黨同伐異、吏治腐敗這些頑瘴痼疾,可不就日益嚴峻嗎?

“孫府尹啊,斷案並非本公所長,此事本公就不摻和了。”朱純臣放下手裏的茶盞,面露笑意,對孫傳庭說道:“坐堂旁聽一事,要不就……”

“成國公,您也看到了。”

孫傳庭神情自若,開口打斷道:“司禮監這邊,多次派人過來,傳陛下口諭,甚至服侍陛下的王太監,都親自跑來一趟。

朝野間的輿情,多關注在這件事情上,若他們沒有做違法亂紀之事,那本官肯定不會錯判。

關鍵牽扯到層面這麽多,有成國公在旁坐鎮,本官這心裏也算有些底,若成國公不想摻和此事,那唯有去內廷請旨了。”

“……”

朱純臣伸手想說些什麽,只是這話到了嘴邊,卻怎麽都講不出來,孫傳庭的態度,叫他明白一點,只怕被抓進順天府大牢的人,包括先前那批抗稅的商賈,都不會有好下場。

若只是力挺英國公一脈,促成一門兩封爵之事,朱純臣並沒有什麽壓力,畢竟英國公一脈能做成的事情,那別的勛戚也不是沒希望。

不過錦衣衛、神樞營、忠勇軍這次,集中抓捕李家各房,還有不少的官紳,這便牽扯到別的層面了。

更為重要的一點,以李如楨為首的不少人,被押進了詔獄中,是否與正在督辦的袁案牽扯,是誰都說不準的事情。

明末的政治局勢,向來都是復雜化,多樣化,往往一個風波,就會牽扯到別的事情上,常會拔出蘿蔔帶出泥。

見朱純臣陷入沉思,孫傳庭眸中閃過一道精芒,心裏卻暗暗道,原本崇文門抗稅一事,陛下一直都在暗中布查。

朱純臣當前這種反應,必然是私下有人找了他,說不定兩次抓進順天府大牢的人,牽扯到了在京勛戚。

就當前暗潮湧動的朝局,朝中大臣和勛戚的關系,被陛下擠成了對立面,不過陛下這次真可謂給我出了個大難題啊。

其實朱純臣覺得事情難辦,不想過多牽扯其中,但對孫傳庭來講,他又何嘗不是這種想法呢?

雖說孫傳庭得崇禎皇帝重用和信任,在國朝動蕩,建虜進犯大明之時,被委任為順天府尹,但他終究不是活在真空下。

自鬧出這樣的風波後,就有不少人的書信、請諫,送到了順天府衙這邊,但隨著了解的情況增多,孫傳庭卻越是穩重的多。

被崇禎皇帝欽定坐堂旁聽的朱純臣,別想著能躲過去,甚至他還以人手不足為由,將九門提督府拉了進來。

真想在大明做些實事,就必須要會審時度勢,不能將壓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不然形成的反撲之勢,將會壓倒!

“成國公……成國公?”

孫傳庭站起身來,看向朱純臣開口道:“眼下錦衣衛、神樞營等處,皆將嫌犯移交到順天府大牢。

在審案之前,我們先提審幾名主要嫌犯,將先前已審的那批商賈所供罪狀,與之並到一起吧。”

沉浮在宦海多年,但凡有些政治嗅覺的官員,都清楚商賈的角色,能做大做強的,能有些家底的,多半都是有靠山的。

想盡快審定此案,關鍵還是將第一批被抓的商賈,與第二批被抓的商紳,如何從證據上聯系到一起。

另著手操辦此案前,孫傳庭還得崇禎皇帝口諭,案件不能擴大,要集中在被抓進順天府大牢的人身上。

諸如被押進錦衣衛詔獄的李如楨等人,不必過多深的追究,這也讓孫傳庭明白一點,天子後面還有大事要謀。

“好,那我們現在過去吧。”

朱純臣輕呼一聲,順勢站起身來,對孫傳庭說道:“不過孫府尹,你可知道被抓進錦衣衛詔獄的李如楨等人,已離開詔獄……若是順天府衙這邊,審案期間牽扯到他們,我等又該如何行事?”

講這些的時候,朱純臣仔細觀察著孫傳庭的神態變化,生怕錯過什麽,這件事情也是他所疑惑的事情。

明明以李如楨為首的幾人,都被抓進錦衣衛詔獄,但沒過半個時辰,就被大內行廠的人提走,具體帶到什麽地方,沒人知道。

像這些事情,知曉內情的不多。

“此事本官就不清楚了。”

孫傳庭撩了撩袍袖,說道:“若真牽扯到李如楨他們,就暫且擱置與他們有關的,主審順天府大牢,所抓的那批人。

成國公,莫非這些人之中,有您認識的?”

“咳咳~”

朱純臣輕咳兩聲,露出一抹苦笑,道:“孫府尹,您可真會開玩笑,本公又怎會跟他們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