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定局

以孫傳庭為首的帝黨,在西市公開處決,被抓的那批罪囚,行絞刑,曝屍十日,極大的震懾了朝堂。

朝中的眾多大臣,包括在京勛戚,及眾多士紳、商賈等,在這次的絞刑曝屍下,都見識到崇禎皇帝的厲害!

“這孫伯雅做事就是幹脆利落,頗有能臣之風。”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看著所拿奏疏,似自言的說道:“若大明能多一些,像孫伯雅這樣的能臣,又何以至此這般呢?

孫伯雅應多添些擔子,來替朕分憂。”

垂手而立的溫體仁,聽聞天子所講之言,雖臉上沒有變化,但是這內心深處,卻變得極為復雜。

天子的手段太老辣了。

一場西市絞刑曝屍,極大的震懾了朝堂。

甚至於此時此刻,這朝中的大臣,就沒有人再提,被錦衣衛抓走的李如楨等人,一切都重回平靜。

“溫卿啊……朕交給你的差事,辦的不錯。”

崇禎皇帝合上奏疏,看向溫體仁,開口道:“能叫袁可立就任山東巡撫,孫元化就任登萊巡撫,雖說這過程長了些,但是目的達到了就好,只怕溫卿為了這件事情,費了不少心思吧?”

“能為陛下分憂,乃臣之本分和榮幸。”

溫體仁姿態放得很低,作揖道:“若是沒陛下之威儀,震懾朝堂,此番吏部增遞奏疏,想達成此事,臣恐不能辦好此事。”

礙於大明特殊的和完善的官制體系,盡管崇禎皇帝能直接越過吏部,擢升袁可立、孫元化,出任山東巡撫和登萊巡撫。

只是這樣一來的話,不僅崇禎皇帝對遼東布局的謀劃,會叫不少朝臣參悟到,繼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遼前來上一場不大不小的兵變,用現實去脅迫朝廷,以逼迫崇禎皇帝,不改變對建虜的方針。

畢竟改變對建虜的方針,就代表著向朝廷要糧餉,就給糧餉的時期,便宣告結束了。

若是立在遼前的金山,就這樣被攔腰截斷的話,那對既得利益群體,又怎會輕易的答應呢?

這遼東將門要是無恥起來,什麽事情做不出來?

更別提類似遼東將門這種勢力,在大明九邊重鎮,可不是什麽個例啊,依附在大明身上的蛀蟲,何其多!

再者說朝中不長眼認死理的家夥,同樣也不少,就算殺一批,還會長一批,崇禎皇帝若是真的越過吏部,直接擢升袁可立和孫元化,那他們肯定死盯著不放。

畢竟大明的高官位置,就那麽多,被人半道截胡,肯定就擋著自己的路了,再牽扯到利益的話,肯定各種手段都會用上。

到時袁可立和孫元化赴任後,治下出現任何小的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並死揪著不放的。

“行啦,這些話就不必再說了。”

崇禎皇帝擺手道:“該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這點你就不必自謙了,先好好在軍機處當差吧。

這朝堂也到了變變的時候了。”

天子此意,是想結束袁案,並趁機清理一下朝堂?!

這些時日朝野間所鬧出的風波不少,可錦衣衛督辦的袁案,於午門重地張貼的大字報,那可是一張比一張勁爆啊。

天子不會是想重組內閣吧?

溫體仁是越想越激動,雖說他在刻意壓制著,但依舊叫崇禎皇帝,捕捉到了一些神態變化。

‘只怕這溫體仁的心裏,在想著怎樣謀得自己更多的信任,好叫他能進內閣吧。’崇禎皇帝表面平靜,然心裏卻暗笑起來,‘到底還是政客,自覺軍機處這一特設衙署,遠沒內閣要保險,想謀取更大的權勢。’

其實崇禎皇帝的心裏很清楚,在朝堂上的不少大臣心中,都自以為是的認為,特設的軍機處,早晚被他們設法裁撤掉。

當前軍機處所掌權柄,是專管大明平叛事,倘若大明治下沒了反叛,那軍機處就失去了存在的法理。

對於多數沒有節操的大明文官,崇禎皇帝甚至不用多想,便能聯想到後續會出現什麽樣的鬧劇。

比如在奏疏上平定山陜叛亂,外加承認建虜立國之事,只要符合他們自身的利益,那沒什麽事情,是大明文官所不敢做的。

溫體仁走了,在崇禎皇帝的注視下,離開了東暖閣,只不過他不清楚的是,之後要重組的內閣,的確有他的一席之地,且還是次輔的高位。

崇禎皇帝要先將大明朝堂從無序的局勢下,給拉回到有序的境遇下,叫朝中的多方勢力相互制衡,將那些務實的官員,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好叫大明這堆爛攤子,叫內閣這邊維穩住。

這樣崇禎皇帝才能騰出手,集中更多的精力,打造獨屬於他的國營經濟體,編練完全受他掌控的新軍,解決山陜反叛之勢,逐步放建虜八旗的血,擴大並鞏固自己的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