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琉璃和千裏鏡

“皇爺……武備院主事宋應星,湯若望求見。”

韓贊周走進東暖閣,對崇禎皇帝拱手道:“他們有一物,想要獻於皇爺,希望能撥款專研。”

“宣。”

崇禎皇帝想都沒想,開口說道。

武備院所聚的那些人才,尤其是宋應星這些主事,那每個都是寶貝,不管提出任何的需求,崇禎皇帝都會一一滿足。

特別是現在的內帑,變得無比充實,能用銀子解決的事情,那都不叫事情!

“臣……宋應星,拜見陛下!”

“臣……湯若望,拜見陛下!”

被領進東暖閣的二人,向崇禎皇帝拱手作揖,在湯若望的手裏,還拿著一銅制長筒,這吸引了崇禎皇帝的注意。

那是望遠鏡?

“兩位卿家免禮。”

崇禎皇帝伸手示意,開口道:“兩位卿家,此來宮中,是為了何事?有什麽需求,只管對朕提。”

宋應星、湯若望相視一眼後,湯若望走上前,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陛下,臣等想要獻的,命叫千裏鏡。

先前臣和鄧玉函主教,就曾向朝廷敬獻過此物,以方便欽天監觀察天象,這次進宮就是想懇請陛下,再給武備院劃撥一筆銀子。”

王承恩、韓贊周的眉頭,微蹙起來,看向湯若望,向皇爺敬獻一個千裏鏡,就想再爭取內帑銀子。

要知道在這些啥日子,僅僅對武備院這邊,內帑前後劃撥快一百萬銀子了。

這千裏鏡再好,那也沒有鉆研火藥、火器火炮重要啊。

這西洋傳教士的胃口,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呈上來叫朕看看。”

崇禎皇帝開口說道:“朕記得這千裏鏡,站在原處,能看到數裏外的景物,朕先前就知道此物。

但忙於國朝的政務,忽略此事了。”

其實湯若望口中的千裏鏡,就是望遠鏡,很早就流傳進大明,不過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被宋應星、湯若望他們一提醒,崇禎皇帝的心裏有了想法。

“此物若是能大批量生產,列裝到軍隊之中,特別是給斥候配上,那對戰場的戰局來說,會起到不小的助力。”

崇禎皇帝接過王承恩所呈千裏鏡,舉了起來,看向東暖閣外,開口道:“不過單目千裏鏡,終究有些不便,為何沒有想過改成雙目?

還有就是這千裏鏡的觀測距離,聚焦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宋卿,湯若望,你們想爭取的銀子,就是為改善這些問題的吧?”

“是的陛下。”

宋應星走上前,拱手作揖道:“武備院這邊,在召開研討會時,就發現國朝對千裏鏡的重視不夠。

若是能提升千裏鏡的品質,研制出更好的千裏鏡,不管是配發給軍隊,還是從事天文研究,都是極好的事情。”

只怕就是想從事天文研究吧。

崇禎皇帝在心裏感慨一句,看向湯若望,對這幫聚集的西洋傳教士,他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

就是要利用好傳教士,來吸取西洋的精華,摒棄所存的糟粕,發展壯大本土的科技體系。

大明在某些領域的發展上,其實已被西洋甩來一截。

若不趁早奮勇直追的話,那雙方間的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拉得更大,這不是崇禎皇帝所想看到的。

畢竟身處在大航海時代的風潮下,大明不該只把眼界,僅僅局限於大明本土,更要學會放眼看世界。

“五萬兩銀子夠不夠?”

崇禎皇帝放下千裏鏡,想了想,說道:“鉆研千裏鏡這個事情,要在武備院這邊,定下相應的調調。

要根據不同的需求,來制造出相應的千裏鏡。

對了湯若望,在西山武備院那邊,所聚攏的那些傳教士中,是否有精通玻璃制造的人才?”

“陛下說的是琉璃?”

湯若望略帶遲疑,看向崇禎皇帝說道:“有的,據臣所知曉的情況,至少有七人,精通琉璃,尤其是……”

“有就好!”

崇禎皇帝伸手對湯若望道:“這樣,等你們離宮回西山後,將那些精通琉璃的傳教士,全都調到一個地方。

王伴伴,你叫內廠這邊,篩選一批年輕的工匠,去西山接受培訓。

琉璃的燒制事宜,要叫他們盡快學會,朕要在皇莊這邊,建造幾座燒制琉璃,生產琉璃的廠。”

玻璃這種東西,很早就制造出來了,不過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大明,包括先前的元朝等,並未將這一產物,有效的利用起來。

玻璃制品在大明治下,是很稀缺的,也是相對昂貴的。

可在崇禎皇帝的眼裏,那就是一堆沙子,經過特殊的工藝生產,所制造出來的。

要是皇莊這邊,能掌握相應的生產工藝,批量生產玻璃制品,販賣到大明各處去,那絕對是不錯的進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