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賑災公署

“關於賑災事,諸卿是怎麽想的?”

穩坐在龍椅上的崇禎皇帝,神情平靜,看著韓爌他們,道:“直隸大旱,山東大水,這兩場災害,來的不是時候啊。

陜西平叛流寇,山西鎮壓民亂,遼東更有建虜虎視眈眈,再加上,從山陜逃難安置的災民,朝廷難啊。”

崇禎皇帝一言,叫韓爌、溫體仁這幫內閣大臣,畢自嚴這些戶部大臣,一個個都流露出憂色來。

是啊。

內憂外患。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山陜兩地的情況,就不用多提了,能種下多少糧食,收獲多少,都是不好說的。

畢竟此前的山陜兩地,雪災、旱災、地龍翻身,就像是商量好了一般,一個接著一個。

遼東,別說是種糧食了,那就是個無底洞。

盡管現階段的遼前,在孫承宗出任遼東督師後,停下了營建堅城堅堡的行為,但戍守遼前的數十萬大軍,亦是筆不小的開支啊。

“陛下,當前國庫這邊,恐無法拿出兩地賑災糧餉。”畢自嚴走上前,帶著憂容的神情間,透著心累,作揖行禮道。

“崇禎二年那場建虜寇邊,進犯我大明關內,造成諸多損失,包括各項的開支,即便是到……”

畢自嚴所說的這些話,崇禎皇帝的心裏明白,這並非是人家有意推脫什麽,不想過多為社稷分憂。

作為大明的財相,這大明的滿朝文武,都沒有畢自嚴更難的了。

幾近失衡崩塌的財政體系,門類頗多的各項開支。

面對這種情況,錯非當初的崇文門稅關整頓,張家口榷關的開設,大明國庫啊,早就跟著擺爛了。

‘面對大明目下這種混亂局勢,在情況稍稍有所好轉,又鬧出大的災情,縱使是大明財相,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看著愁容滿面的畢自嚴,思緒萬千的崇禎皇帝,心裏暗暗道:‘不過擺明了難處,亮明了困難。

這樣才好叫內閣這邊,支持自己的謀劃部署。

不然災情這般嚴峻,官場又這般腐敗,若還按照原來那一套,被動賑災的話,那無疑是蠢材行為。’

彼時的文華殿內,陷入到一片沉寂之中。

對韓爌、溫體仁這幫大臣,他們一個個都在等天子開口。

別看當前國庫拿不出銀子,但是天子內帑充沛啊。

從整肅內廷開始,到崇文門稅關整頓,再到鏟除八大賊,倉場虧空等等,這期間殺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家,一應的贓銀,可都是充進內帑了啊。

就算天子先前拿出一部分,解決部分軍餉開支,可是內帑的銀子,依舊充沛啊。

當前直隸大旱,山東大水,這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

身為大明的天子,若眼睜睜看著災情糜爛,那誰還為朝分憂啊。

“從朕禦極以來,大明是年年受災,朝廷是年年賑災。”

看著不言的眾人,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開口道:“包括皇兄禦極登基,那七年間,也幾乎都是這般,朕有些時候,就一直在想啊。

除了這雪災、地龍翻身,是人力所無法左右的。

但像水災、旱災、蝗災之事,若是地方修建水利設施,拓寬河道,籌建儲水之庫,那是否能減緩些災情造成的損失?

可事實上並沒有這樣。

據朕所知曉的情況,這朝廷調撥的賑災糧餉,多數都耗費在賑災事上,卻無人看到朕所想的這些。

這不好。

很不好。

倘若大明日後,還是年年遭災,年年這般,那朕想問問諸卿家,國庫沒銀了,內帑沒銀了,那朝廷還怎麽辦?”

文華殿內很安靜,韓爌、溫體仁、徐光啟這幫內閣大臣,包括畢自嚴這些戶部大臣,都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透過天子所講的這些,他們敏銳的覺察到,針對直隸大旱和山東大水,天子似乎有一些新的想法。

或許這些想法,跟當前的大明官場,所奉行的潛規則是違背的,所以一旦提出,可能會在朝野間引起熱議。

“此次直隸大旱和山東大水,一應賑災所需糧餉,皆由內帑調撥。”

崇禎皇帝深邃的眼眸,閃爍著精芒,平靜道:“但是……朕決意於國朝,特設賑災公署,專司大明賑災事。

就朕方才所講的那些,皆歸屬賑災公署所管,地方上要分設行署,可先在直隸和山東兩地,試行。

這個賑災公署,直歸朕管轄,日後若涉及一應事宜,需跟有司交涉,這有司必須要配合行事。

關於此次直隸和山東的賑災事,朕想著行以工代賑,著地方官府,在賑災公署的全權負責下,組織地方災民,在各地挖設水利設施,擴寬河道等事。

以後大明治下,任何一地出現災情,需朝廷調撥糧餉賑災,則由國庫出六,內帑出四,統歸於賑災公署負責,外派欽差大臣,親赴災區,領導行署有司官員,主持賑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