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增補東江

“奉旨外派的四衛營,時下正押解著查抄所得贓銀等物,在歸京的途中。”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看著軍機處的諸大臣,平靜道:“李卿所領的欽差隊伍,在山西追責肅貪事,也做的差不多了。

山西那邊的局勢,算是趨於穩定了。

吏部有司,對所缺的官員,也都逐一進行了增補。

你們軍機處這邊,對此次立下戰功的兒郎,盡快草擬一份授賞奏疏,呈遞到禦前來。”

王洽、周延儒、王在晉幾人,都流露出驚喜的神情,在當前這種局勢下,四衛營提前返回京城。

這代表著山西的態勢,算趨於穩定了。

大明治下亂的地方太多了。

又是叛亂。

又是災情。

這對朝中的那幫大臣來講,特別是涉及到有司的官員,可謂是頂著不小的壓力,稍不留神,頭上的官帽子就沒了。

王洽驚喜之余,眉宇間流露出些許落寞,不敢擡頭去看天子。

想起前些時日,他呈遞請辭奏疏,雖說天子並沒有怪罪,然這心裏多少有些躊躇。

“山西民亂的事情,解決了。”

崇禎皇帝看了眼王洽,繼續說道:“這對國朝社稷來講,是好事,至少沒叫流賊叛亂事,進一步的擴大。

時下陜西那邊,是怎樣的情況,通過先前呈遞的軍機要務,諸卿家的心裏,也都是一清二楚。

國朝所遇難事依舊很多,朕希望諸卿家,在軍機處這邊,能夠切實為社稷慮,為朕分憂,做好份內之事。”

“臣等遵旨!”

王在晉、周延儒他們,當即作揖行禮道,唯有王洽有些躊躇,慢了半拍,但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對先前出現的集體請辭事,崇禎皇帝並沒有放在心上。

畢竟這般多大臣,鬧出這樣的事情,無非就是想以此表達不滿嘛。

現在能供他驅使的良臣,包括大批底層官員,都是極少的存在。

在這等暗潮洶湧的局勢下,該裝糊塗就要裝糊塗。

倘若什麽事情,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那要不了多久啊,這大明朝廷就徹底停擺掉了。

甚至於說所更換掉的那批大臣,單論職業操守的話,還不如現在這批大臣呢?

比爛嘛。

這是大明的常態。

“行啦,說完山陜的事情,咱們說說遼東局勢吧。”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撩了撩袍袖,朝懸掛的遼東輿圖走去,說道:“雖說這陜西等地治下,雲聚諸多叛亂的流賊,擾亂地方秩序,意圖顛覆大明統治。

不過真要論及危害性,還是肆虐遼東的建虜,對我大明的統治,要更大一些,畢竟建虜八旗之強,那都是有目共睹的。”

跟隨過來的王洽、周延儒、王在晉幾人,盯著眼前的遼東輿圖,陷入到沉思之中,顯然是在思索天子所講。

從新任東江主帥,劉興祚率部乘船渡海,奇襲建虜竊據的遼南一域,取得了自崇禎皇帝禦極以來,在遼東地區少有的大勝。

這叫軍機處的這幫大臣,切實看到另一種可能。

建虜八旗在野戰方面,的確具備極強的作戰能力,僅依著當前戍邊的大明邊軍,遠不是建虜的對手。

既然是這樣一種情況,那為何要將寶貴的糧餉,浪費到圍繞遼前那邊,所展開的營建行動,甚至被迫的承受建虜的侵掠?

利用大明僅有的那點優勢,在東江鎮錘煉強軍,增加水師的規模,時不時的在遼南沿海地帶,展開無規律可循的登陸戰、破襲戰,以打建虜猝不及防。

縱使一戰就斬殺數十眾建虜,那積少成多之下,時間一旦拖長,必然能對建虜八旗,造成不可逆的傷亡。

‘現在李自成被投放到遼南了,那增補東江的事情,就必須盡快明確下來。’

崇禎皇帝負手而立,盯著眼前的輿圖,心裏思索起來:‘不過將領多了,兵馬多了,難保會在內部生出事端。

劉興祚這員虎將,是值得信任的。

能夠拋家舍業的,從建虜那邊反正歸明,不管當初出於怎樣的目的,這樣的人才都要倚重。

不過為避免東江軍出現內耗,叫東江軍專注於打仗,就要做出些調整,繼而確保這一核心思想。’

圍繞整個遼東地區,崇禎皇帝布下一盤大棋,東江鎮,李自成,登萊,山東,天津,遼前……

原本在崇禎皇帝的謀劃中,沒有作為本土流竄的這一環,但是李自成既然被勇衛營擒獲了,那就要利益最大化。

甚至因為李自成的出現,使得這個泛遼東攻略,變得更具靈動性,但同時對東江、遼前等地,相互間的配合更高了。

“朕這些時日想了想,決意從軍機處譴派參贊大臣金鉉,領外派東江平虜前指,專擅後勤輜重,糧餉發放等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