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邦華歸京

“畢閣老,這戶部新設國稅處一事,你就一點想法都沒有?”

韓爌眉頭緊皺,看著伏案忙碌的畢自嚴,急切的說道:“那管紹寧……就是翰林院的侍講學士,連去戶部觀政都沒有。

縱使這國稅處一事,木已成舟,無法更變,也應遴選精通賦稅的良才,擔任國稅處郎中才是。

按著陛下的意思,這國稅處暫總攬鈔關的征收,待該事秩序穩定,再逐步厘清所征商稅只是。

但畢竟牽扯到漕運要務啊,容不得我們不重視。

倘若那個管紹寧,不能擔此重任,叫漕運出現任何亂子,後果不堪設想,朝中群臣對此質疑很大。”

見韓爌越說越激動,畢自嚴停了下來,眉宇間流露出的疲態,叫人看了都會心疼,作為大明的財相,畢自嚴所擔負的擔子,太重,太重了。

特別是最近這半年多的時間,崇禎皇帝沒事鼓搗些事情,不少都牽扯到戶部職權,這叫畢自嚴變得很是忙碌。

從崇文門稅關謀改開始,畢自嚴很少睡過囫圇覺了。

“韓元輔,您又何必這般激動呢?”

畢自嚴端起茶盞,喝了口濃茶,皺眉說道:“這國稅處雖說新設起來,然尚處在籌備階段。

且據畢某所察,那管紹寧雖說先前未到戶部觀政,是在翰林院擔任清貴的侍講學士,不過為人品性都很好。

這幾日,所遇到的諸多問題,都來向……”

聽著畢自嚴所講的這些,韓爌的心裏並不在意,管紹寧好與壞,似他這種級別,還不必他這位內閣首輔多留心。

只是管紹寧所領的國稅處,卻容不得韓爌不重視。

就依著他對天子的了解,一旦國稅處這邊,真能厘清漕運所設鈔關,那定然會折騰其他事情。

要知道管紹寧的翰林院侍講學士,乃天子簡拔起來的。

倘若天子看到鈔關征收,叫朝廷收取不少稅銀,那是否會增設鈔關數量?那是否會想到其他地方?

而且鈔關征收一事明確,那就會牽扯到商稅,真要是這樣的話,那引起的亂子只怕不小啊。

其實韓爌並不想管這些事情,做好他的內閣首輔即可,只是身處在江湖上,不能不考慮人情世故。

東林黨雖說是一個朋黨,來自各地的人都有,依靠著治政觀念,憑借著師生、姻親等復雜關系,松散的聚攏在一起,不過經歷天啟朝的閹黨打壓,那核心基本盤,早已收縮到江南諸省之地。

東林黨所代表的利益,就是江南諸省治下,以官紳、商賈等為首的核心利益,有任何不利於他們的,都要設法擺平才行。

“韓元輔?”

見韓爌沉默不言,畢自嚴皺眉說道:“當前大明國庫空虛,朝廷所臨處境,又是這般的復雜。

既然國稅處的設立,能幫助國庫開源,能厘清鈔關之事,畢某倒是覺得,應當叫那管紹寧多做些事情才行。”

韓爌:“……”

雖說畢自嚴在一些觀念上,對東林黨所宣講的思想,心裏還是比較認可的,亦不乏部分好事之人,將畢自嚴歸於東林黨之內。

可實際上啊……

說是,也算是。

說不是,也不是。

不過大明財相畢自嚴,跟一些東林黨人,私底下交情不錯,這個是沒有錯的。

大明有此復雜特殊的情況,錯的不是這個時代,錯的是黨爭風氣的影響,使得步入仕途的官員,喜歡以派系來分,好行抱團取暖之事,畢竟誰都不能保證,在這官場上,一直都能順風順水。

……

外朝這邊紛擾不斷,不過卻沒影響到內廷。

彼時的乾清宮。

“李卿,先前涉及山西之事,你坐鎮處置的很好。”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看向眼前的李邦華,說道:“若非有你們在山西,恐不知還會生出什麽亂子。

就肆虐的流寇勢力,一旦知曉山西之亂,那必然會大舉侵掠山西,到時整個山陜之地,必將亂成一團啊。”

“陛下謬贊了,這些並非臣等之功。”

李邦華作揖行禮道:“若非有陛下之決心,恐整頓山西官場,不會取得當前的成效,山西也不會盡快平亂。

只是陛下……在山西那邊,所追查的地方官較多,縱使是吏部這邊,增補不少官員,以補上空缺,可山西……”

聽著李邦華所講這些,崇禎皇帝便知曉李邦華的心裏,在擔心一些什麽,畢竟當前陜西那邊,是那樣惡劣的局勢。

一旦說有大批流寇叛軍,侵掠進山西境內的話,恐針對流賊的平叛勢頭,就將會變得更為被動。

這也是李邦華先行歸京,而劉鴻訓暫留山西,處理掃尾事宜的原因吧?

山西這次鬧的動靜很大,牽扯到的層面很多,甚至治下的晉藩、代藩一事,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